關鍵字:類風濕性關節炎
-
關節痛真要命! 十種食物幫助緩解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801關節炎分為兩種形式,分別是骨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兩種關節炎都會影響人體心理和生理的健康,並帶來痛苦的感受。 -
白內障成銀髮族視力不良主因 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1974統計調查顯示,白內障是全世界導致失明的眼疾當中排名第一。全球約有1800萬人因罹患白內障而失明,占了全球失明人口約一半。白內障也是台灣眼科就診率前幾名的眼疾。每年做白內障手術案例就高達10至11萬人。台灣於1998至2006年8年間,光是白內障就診人數就增加了25%,成長速度驚人。 -
免疫力不給力 身體狀況一籮筐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187無論在各類媒體上,隨處可見提倡「提升免疫力,才能保護身體健康」。這是因為病菌侵入人體內,免疫系統能辨識這些「外來物質」,並將其排除,使得身體能擁有健康。此外,免疫系統還有「記憶功能」,能記住清除過的病菌,之後只要相同的病菌再度侵犯,人體就能更加快速地將它消滅。 -
小兒腳痛未必生長痛 恐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234台大醫院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教授江伯倫表示,特發性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常發生於16歲以下的少年兒童,早期症狀為關節發炎、疼痛、腫脹、發熱,且好發於大關節,發炎時間通常超過6個星期以上。 -
拒絕風濕痛 護膝、保暖攏總來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330有位日本學者研究季節和關節炎病情變化的關係,他長期記錄208名「風濕關節炎」病患的病情,包含記錄腫痛的關節、抽血檢驗、疼痛指數等。研究結果發現,其中有三分之二的患者病情隨著季節而有所變化,春天(4到6月)和冬天(11月至1月)最常造成病情惡化,反而最冷的2、3月病情變化情況並無增加。 -
修格連氏乾燥症患者 罹癌風險增加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737翁孟玉醫師說明,「修格連氏乾燥症」是一種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系統會攻擊外分泌腺體,如唾液腺、淚腺,以致感覺嘴巴與眼睛乾燥,少數也可能侵犯其他器官,導致間質性肺炎、血管炎等症狀。 -
類風濕性關節炎 藥物安挺樂通過健保給付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4124雖然類風濕性關節炎在各個年齡層皆可能發生,但以女性居多,比例上又以40歲以上的婦女較高。病症大多發生於手、腕、足等小關節,初期有關節紅腫熱痛的症狀、關節暫無破壞性改變;中期開始出現輕度的軟骨破壞、鄰近肌肉萎縮,而關節尚未呈現畸形;到了晚期,關節將出現不同程度的纖維性或骨性的僵直,並伴隨廣泛的肌肉萎縮、關節嚴重變形,影響生活和工作能力。
-
健保給付長效生物製劑 類風濕關節炎新福音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472國外研究指出,有高達三分之一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發病後2年內就會離開職場,在職者也有高達53%至82%需要請病假,一年總天數高達46天,比起一般健康人足足多了35天。因此,類風濕性關節炎越早治療,緩解的機率越高,患者健康狀況、生活品質、職場競爭力以及生產力都能夠被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