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小分子藥物 可改善自體免疫疾病

3921
【NOW健康 黃筱雅/台北報導】
合成小分子藥物 可改善自體免疫疾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癬性關節炎等都屬於自體免疫疾病。(圖/ingimage)

「全身性紅斑狼瘡」與「類風濕關節炎」等自體免疫疾病,傳統以高劑量類固醇加上免疫抑制劑,或透過細胞毒殺藥物(cytotoxic agents)等治療方式為主流,但卻有毒性及副作用等缺點。三軍總醫院研究團隊以天然醫藥物「槲皮素」(Quercetin)為先導藥物,合成小分子藥物,細胞研究發現,只要低劑量,便能抑制發炎反應。

三軍總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劉峰誠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癬性關節炎等都屬於自體免疫疾病,患者體內會製造出對抗自己組織或細胞的抗體,進而攻擊自己的組織器官,引起發炎破壞,甚至使器官組織喪失機能。

目前治療自體免疫疾病主要是透過高劑量類固醇加上免疫抑制劑,或透過細胞毒殺藥物來抑制發炎惡化。近年來由於小分子藥物合成方便,短時間可量化生產,能輕易改良藥物對細胞的穿透性,使藥物局限在細胞內、減少副作用,已成為研究主流。

三軍研究團體以天然醫藥物「槲皮素」為先導藥物,合成出三種小分子藥物Cf-02、Cm-02及Ck-02,使用劑量低即可產生良好的發炎抑制效果,且副作用少,研究成果已獲得國科會補助,近期將展開動物實驗。

劉峰誠醫師表示,早在2008年4月即利用豬軟骨細胞與人類T淋巴球細胞進行測試,發現Cf、Cm、Ck三種水楊酸類的小分子藥物,具有調節自體免疫疾病的能力。其中,Cf對關節軟骨保護及抗發炎的效果良好,目前已申請專利。Cm則可明顯抑制人類T淋巴球細胞的活化、降低發炎。

劉峰誠醫師認為,小分子藥物在自體免疫治療上深具潛力,日後將持續觀察這類小分子藥物針對豬軟骨細胞、B細胞株、人類軟骨細胞與T淋巴球細胞所形成的效應,未來將進一步加入動物實驗。初步研究及實驗成果已通過三年國科會研究計劃補助,希望早日研發出效果更理想的新藥,造福國人。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