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關節退化
-
女性關節炎好發於更年期 荷爾蒙療法有解
兩性關係 / 更年障礙8444關節炎是老年人中最常見的肌肉骨骼疾病,也是造成疼痛和身體殘疾的主要原因,關節退化對女性的影響大於男性,且停經後的發病率特別高。目前,關節炎常見的治療方法為手術或服用抗炎藥物,但是手術有併發症,藥物則有胃腸道疾病等風險。 -
關節退化靠葡萄糖胺改善 專家:效果因人而異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465台灣步入老年化社會,退化性膝關節患者越來越多,據統計,在60歲以上的族群,每100人中約50人有退化性膝關節症狀,不但走路卡卡,甚至還會疼痛,因此,相關保健產品成為近年來最夯的孝親禮物。不過吃保健產品真的有用嗎?臺北慈濟醫院外科部骨科主治醫師周博智指出,葡萄糖胺使用效果因人而異,其實只要平常控制體重、養成運動習慣,就能降低關節退化風險。 -
除舊佈新迎新春 掃除姿勢NG恐扭傷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209過年前家家戶戶開始忙著除舊佈新,不過許多人因平時缺乏勞動,或掃除時施力不當,導致傷筋挫骨,甚至椎間盤突出、頸椎受傷至復健科門診就醫,而元凶竟是常見的擦、洗、刷等動作,亞東醫院復健科主任邱正民醫師與物理治療師們一同指出6大門診最常遇到的打掃痠痛問題,並教導民眾正確打掃的姿勢,避免受傷。 -
慢性運動傷害筋骨勞損 中醫治療有良方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927中醫師黃慶雲表示,一般運動傷害大致可分為急性運動傷害和慢性運動傷害兩種。急性運動傷害由於症狀顯著,因此一般人不敢掉以輕心;但對於症狀不明顯的慢性運動傷害,反而易受輕忽,傷者往往拖到病入膏肓,疼痛影響正常生活才就醫,結果需要更長時間治療才能顯著改善。 -
老來歹命! 婦人嚴重骨刺竟大小便失禁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654「神經受壓迫,腳麻痛是警訊」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吳聖文說,很多老人家因為年紀老化、搬重物、運動傷害或車禍意外等原因,導致脊椎關節退化,形成骨刺。
-
白內障置換人工水晶體 全焦段遠中近一路清晰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499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人工水晶體的功能也不斷精進,選擇更添多樣化。晶盈眼科診所陳逸川醫師表示,早期做完白內障手術後,單焦點人工水晶體能應付看遠景,但看近物就得戴上老花眼鏡。直到多焦點水晶體出現,開始著重抗老花功能,雖能克服看遠物和看近的閱讀,但視力仍侷限在特定焦點距離上,看電腦等的中距離卻視力模糊,必須重新對焦;再者多焦點設計是利用光學繞射原理,易受光學干擾,夜間開車也會產生眩光而視力變差。 -
葡萄糖胺鞏固骨骼? 消基會檢出5件標示不實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686消基會提醒,葡萄糖胺可刺激蛋白聚醣合成和關節潤滑液分泌,協助減少骨骼間的摩擦,有研究顯示,每日攝取1,500毫克以上的葡萄糖胺,連續1至3個月後,可達到骨骼保健之效,但有些人可能會產生胃腸不適、腹瀉、噁心或心灼熱感等副作用,並非人人適合食用。
-
關節退化三大徵兆 你中了幾項?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66由於人只要活動、走動,就會損耗關節,臨床觀察,退化性關節炎也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久坐、久站的上班族、服務業,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脊椎間、膝蓋長期承受全身壓力,都是罹患關節炎高危險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