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誤診
-
罕病「小腦萎縮症」 3大徵兆透露警訊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2624收治這名患者的佑德中醫診所院長張賜興醫師表示,小腦萎縮症又稱作「脊髓小腦失調症」,普遍認定為遺傳疾病的一種,症狀一般包含頭暈、走路不穩、平衡感異常、表達與吞嚥困難、手部動作失調、眼睛活動失調等。這類患者發病後,走路會搖搖晃晃,所以又被稱為「企鵝家族」。但若患者於初期僅出現單一症狀,如頭暈,加上部分患者沒有遺傳病史,就像上述案例一樣,臨床上確實常見誤診的情形。 -
基因變異—出現濕疹、白斑 竟為「結節硬化症」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1281 -
頸部奇癢 更年期婦人壓力重易皮癢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0017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醫師表示,更年期皮膚癢好發於48到52歲之間的女性,部分患者可能於46到47歲停經前,因荷爾蒙失調而提早出現症狀。由於更年期皮膚癢不會起疹,皮膚紅腫癢或乾癢,故常被誤判為濕疹、乾癬或肝功能異常來醫治,塗抹類固醇藥物卻不見改善,令人相當困擾。 -
按摩無法趴臥 卵巢腫瘤大如籃球
兩性關係 / 女人幫2284「5成卵巢癌患者發現時已為晚期」台灣婦癌醫學會理事長屠乃方說明,卵巢癌初期無癥兆,只有背痛、疲勞、腹脹、腹痛、便秘、頻尿、體重增加等症狀,易被當作小問題而延誤診斷,半數患者發現時已屬第三及第四期。 -
婦人氣喘變癱瘓 血管炎惹禍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1986「血管炎就是血管壁發炎病變」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陳得源說明,血管壁因為免疫發炎反應,引起發炎細胞浸潤、血管壁增厚、血管內層破壞,導致血管腔狹窄甚至阻塞。 -
灰指甲久治不癒 竟為甲板下皮膚癌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4844台北榮總皮膚部主治醫師朱思穎表示,灰指甲是一種黴菌感染的疾病,在潮濕悶熱的台灣盛行率很高。由於指甲有一定厚度,外用藥物難以穿透甲板,因此單用外塗藥膏或藥水,常無法根治頑固的灰指甲,口服抗黴菌藥物有較佳的療效。
-
早期篩檢療育 開啟聽損兒美麗人聲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934彰化基督教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范君揚表示,新生兒先天性聽損的發生率約為千分之3至千分之4,如能在3個月大前診斷,6個月大前就開始配戴聽覺輔具,接受聽語療育,日後語言和身心發展仍可接近正常,與一般人相差無幾。 -
AV-133正子影像 帕金森病診斷新利器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049林口長庚醫院分子轉譯影像研究中心主任閻紫宸說明,目前國內在帕金森病診斷上,廣為應用的鎝99m-多巴胺轉運體分子影像,雖能偵測出基底核功能下降,然而在影像的品質及偵測的範圍顯有不足,難以提早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