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血糖藥
-
糖友聰明掌握「控糖」要領 規律用藥避免危險併發症!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129糖尿病有年輕化的趨勢,年輕糖友越來越多,因為工作忙碌或在意別人的眼光,一些剛診斷糖尿病的人更容易輕忽血糖問題,而沒有好好控制。賴良宗醫師說,其實糖尿病初期還是要進行飲食控制、規律運動、體重管理,並依照醫師的指示使用藥物。如果沒有和醫師配合,可能就會面臨很多不必要的併發症,例如心衰竭、腦中風、腎臟病變等。 -
糖友守飲食1原則 吃義大利麵、壽司、甜食也不是不行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450為了不讓血糖飆高,有些人說可以吃些清淡的食物,例如可以吃火鍋最愛加的冬粉、美味的義大利麵或是日式料理的壽司;沒錯,要控制血糖,其實任何食物都可以吃,只是因為義大利麵、壽司或冬粉等,都屬於澱粉類(五穀根莖類),一樣得照著量份吃,不能超標。一份主食(1/4碗飯)約70大卡,同樣是70大卡,冬粉則因為熱量低,所以可以吃到1/2碗,可以吃的份量比米飯還要多,而且比較有飽足感,但是,吃太多血糖還是會高。 -
4旬男8年前患糖尿病!沒症狀就不控制 搞到差點要洗腎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30848歲王先生於8年前檢查出高血壓及高血糖,起初認真服用高血壓及糖尿病藥物,追蹤1、2年後覺得自己沒有感到不舒服,後來用藥就不規則。直到今年8月因為腳水腫至醫院就醫,竟發現血壓超過180mmHg,腎絲球過濾率只剩20幾,2側腎臟都偏大、嚴重尿蛋白外,還有糖尿病眼病變,醫師認為患者的腎衰竭極可能是糖尿病造成的,嚴正告訴王先生一定要規則追蹤,好好控制血糖、血壓,不然很快就要洗腎了! -
長者多重用藥副作用大水腫到無法穿鞋 醫整合藥物改善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2270長安醫院家醫科醫師蔡尚儒表示,隨著台灣進入高齡社會,患有多重慢性病的長者逐漸增多,使得服藥種類也隨之變多,因此很容易有多重用藥(超過5種以上)的問題,像病患就是因為看錯藥多吃了一顆血糖藥,造成水腫、身體不適。根據調查,台灣老人多重用藥比例高達一半以上,故多重用藥也成了現今年長者常見的健康議題之一。 -
減肥靠打針控制血糖當心副作用! 食藥署提醒用藥安全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562最近1、2年來,「減重針」、「瘦瘦針」大受歡迎,許多減肥的民眾持續施打此糖尿病藥物針劑,減重效果顯著,不過,食藥署警告,最近接獲疑似施打GLP-1受體促效劑導致急性胰臟炎,而申請藥害救濟的個案,民眾務必重視用藥風險。 -
跌倒成老人第2大死因!尤其服這些藥後 要注意副作用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365衛福部2021年死因統計顯示,跌倒是65歲以上長者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的第2位,藥師提醒,藥物副作用為許多老年人跌倒的主因,用藥之後,若意識模糊、肌肉無力,就增加跌倒風險。 -
血壓不控增「3疾病」風險 平均1天有17人因高血壓歿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353每天約有17人,死於高血壓性疾病,根據108年衛福部國人死因統計資料顯示,高血壓性疾病為國人10大死因的第8位,總共有6255人死於高血壓性疾病,平均每天約有17人死於高血壓性疾病。 -
這款藥物有風險? 研究發現:父親使用易生出缺陷孩子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2872有研究指出,有服用常見的糖尿病藥物二甲雙胍類降血糖藥物metformin的男性,如與另一伴生育嬰兒,將增加其孩子天生缺陷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