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血管病變
-
網球好手眩暈症退賽 醫:眩暈是現代文明病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674眩暈症之成因很多,並未能充分了解,人轉3、4圈後就會頭暈,即是正常生理現象,而常見於中老年人,因內耳生理功能退化,三半規管內積滿淋巴液而無法排出,故有時利用利尿劑來減低壓力,有利於淋巴液之排出而減壓,又若緊張、用腦過度、工作壓力、睡眠不足,會自律神經失調,而造成內耳血管過度收縮,影響血液、養分及氧之供給,則破壞內耳生理功能而常易復發,因此必須長期服藥半年,才能改善內耳功能,以達到不易復發的目的。 -
全球每3秒1人失智 國健署傳授健康5招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561失智症大致分為神經退化性及血管性二類,神經退化性失智症以阿茲海默症最常見;另因腦中風或慢性腦血管病變,造成腦部血液循環不良,導致腦細胞死亡,造成智力減退的血管性失智症,是失智症的第二大原因,因此,預防心血管疾病可以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國健署署長王英偉提醒民眾,預防失智可以從健康生活做起。 -
腎臟營養學之父來台 引領「心腎糖」飲食觀念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5595根據臺灣腎臟醫學會糖尿病腎病變患者飲食調查,台灣約有四到五成糖尿病患合併患有慢性腎臟病,總計全台目前約有4萬名糖尿病腎病患者。台灣腎臟病醫學會理事長盧國城醫師表示,糖尿病患者因血糖過高,容易導致微血管與大血管病變,影響腎臟的血流量,進而讓腎功能下降,是慢性腎臟病的高危險群。而糖尿病腎病變是糖尿病的重要併發症之一,嚴重將導致病人死亡。 -
長期服用降尿酸藥物 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42結果顯示,如以追蹤8年來看,接受一般降尿酸劑量藥物治療的痛風患者,與沒有用藥的患者相較,兩者心血管疾病的預防效果兩者差不多。但時間拉長來看,在服用較高劑量降尿酸藥物的痛風患者、以及用藥時間超過8年以上,則心血管疾病風險明顯降低,且劑量越高、服用時間越長,則預防效果更好。 -
小孩也會腦中風? 醫師:動脈血管病變為主因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884成大醫院小兒部余文豪醫師指出,兒童缺血性腦中風,每年10萬名兒童之中約有2至13例,發生率不到成人的三十分之一,但65%的患者卻會因此留下後遺症,因此必須及早給予治療,避免後續的症狀發生。 -
男童暴牙咬合不正 打鼾、呼吸暫停睡不好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694為什麼人醒著時後不會打呼,只有快睡著和睡著時才會打呼呢?止鼾王國牙醫鄒孟真醫師表示,這是因為人在入睡後,呼吸道肌肉張力降低,嘴巴微開時連帶舌頭會朝喉嚨方向掉,呼吸道就變得較狹窄,容易造成呼吸氣流的進出遭遇阻力,而產生打鼾或呼吸暫停的現象。許多研究顯示,對於治療打鼾的懸雍垂顎咽手術,雷射或無線射頻在切除部分軟組織後,仍無法有效抑制打鼾,術後常常容易復發。
-
流感疫情持續發威 腎友應防範肺炎侵襲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294腎友的第一大死因為心血管病變,第二大死因便為感染。鄭集鴻表示,肺炎是常見的死亡原因,這是因肺炎易會引起敗血症,造成血壓過低、休克而必須住到加護病房,用特別的方式洗腎,危險性較高。而嚴重的感染,也會加速腎臟的急遽惡化,讓原本還不需要洗腎的慢性腎臟病患者,進展到必須洗腎治療。 -
視力退化隱形殺手 慎防黃斑部4大病變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362「黃斑部病變被喻為視力的隱形殺手」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理事長翁林仲表示,黃斑部就在視網膜中心,為眼球視野最佳位置,主宰著中心視力,具有辨別物體清晰度及顏色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