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藥品許可證
-
專案進口輸液沒有藥品許可證 病人出事不適用藥害救濟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046輸液大廠「永豐化工」目前因嚴重違規停產中,衛福部啟動專案進口,截至本周專案輸入國內的生理食鹽水數量達239.2萬袋(以500毫升計),但立委質疑,這些輸液並無藥品許可證,缺乏法源依據,一旦出問題,患者無法申請藥害救濟。對此,食藥署長莊聲宏表示,雖不適用藥害救濟,但會協助民眾透過消保法尋求救濟。 -
重鬱症用藥「忻樂膠囊」驗出致癌物 食藥署回收6萬顆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4642衛福部食藥署最新公告藥品回收最新下架資訊,治療重鬱症的「忻樂膠囊30毫克」,經加拿大藥廠安定性檢驗發現,其中內含致癌成分「亞硝胺」超過可接受的範圍,台灣接獲通報,限期於5月17日前完成6萬顆藥品回收作業。 -
台灣GMP查核體系重藥品品質與安全 獲歐盟各國認可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958我國推動藥廠實施GMP已逾40年,食藥署於102年成為PIC/S組織成員,採用國際認可之PIC/S GMP標準,使我國藥品品質保證策略,從透過品質管控方式,進化為以嚴謹之製藥品質系統要求藥廠作業需全方面符合PIC/S GMP之規定。截至113年3月,我國已有239家製藥廠(含製劑、原料藥、醫用氣體及物流等)符合PIC/S GMP,食藥署亦依藥廠生產產品之劑型、作業內容及歷次檢查紀錄,每2至4年執行後續查核及不定期查核,透過穩健之PIC/S GMP查核體系持續確認製藥品質系統運作之穩定及一致性。 -
你有原廠藥迷思嗎? 食藥署:學名藥與原廠藥同樣有效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764食品藥物管理署長吳秀梅表示,學名藥與原廠藥相似,具有相同主成分、劑量及劑型,稱為「三同藥」,須透過藥品生體相等性(BE)試驗來證明具有相同療效,而國產學名藥可以改善缺藥困境,民眾無須存有原廠較好的用藥迷思。 -
基因治療藥品調劑里程碑 台大醫院基因治療調劑室揭牌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401「台大醫院基因治療調劑室」於2024年1月24日正式揭牌,在基因治療藥品調配踏出了重要的一步。台大醫院自2009年起開始調配臨床試驗案中以病毒作為載體的基因治療藥物,或其他病毒療法藥品,曾執行過25個相關之臨床試驗案。 -
全台僅9種藥物缺貨!食藥署:有8項已徵得專案進口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317對於國內缺藥頻傳,食藥署今(22)日澄清,「藥品供應通報處理中心」自成立以來共接獲600餘件藥品短缺,但經調查評估多為無短缺或有建議替代藥品,僅9項為國內無替代藥品,目前已徵得8項替代藥品專案製造或輸入,其餘1項則正徵求中。 -
海關抓到瘦瘦筆仿冒品!全數銷毀 食藥署籲勿輸入販售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881食藥署藥品組簡任技正楊博文指出,國內目前核准相同英文品名(Ozempic)的藥品許可證,海關則零星查到無中文標示、無我國核准許可證字號的相關藥品,證實為非屬台灣核准藥品,療效和安全性未經確認,使用後可能產生危害,因此全數銷毀。 -
CHPTA專責辦公室成立 加速新藥收載及健保給付時程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7091現行新藥納入健保給付,過程冗長,從申請藥證到納入健保給付,均需24個月,而過去10年間,癌症新藥從申請健保給付至生效,等待期更久。健保署今(27)日正式啟動「健康政策與醫療科技評估中心」 (CHPTA),同時預告113年1月1日開始運作,希望藥品在取得食藥署藥品許可證後,透過平行送審機制最快6個月可納入健保,相較於一般常規健保新藥需10個月工作天,加快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