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興奮劑
-
來路不明的東西別嚐試! NPS偽裝成零食飲料誆人上癮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650根據衛生福利部2022年「藥物濫用案件暨檢驗統計資料」年報,我國NPS檢出件次以合成卡西酮類為首位,以4-甲基甲基卡西酮(Mephedrone,俗稱喵喵)檢出件次最多。 -
咖啡因對身體影響有好有壞? 網友列舉4好處與4副作用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888咖啡因是1種植物生物鹼,也是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劑,廣泛存在於咖啡豆、茶葉、可可等天然食材中,適量攝取能夠提神與減輕疲勞,但有時卻也可能對身體造成不良的影響。究竟咖啡因的好處與副作用有哪些呢?《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咖啡因」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咖啡因好處與副作用排行。 -
運動禁藥諮詢上線! 助運動員避開用藥地雷、安心比賽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726運動員最怕贏得比賽,卻因誤用禁藥,而取消獎座,留下污名。為了讓運動員安心出賽,藥師公會全聯會昨(25)日宣布「運動禁藥諮詢藥師」上線,全台共有142名藥師獲得認證,在醫院、診所或藥局提供用藥諮詢用藥。 -
B群不能配咖啡!專家破除常見迷思 吃錯反而讓你更累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5311「喝咖啡加上B群,更能提神」這是真的嗎?台灣預防保健協會理事長趙順榮臉書貼文指出,咖啡因內含的成分,除了會加快人體的血液循環,還會加速維生素B群的消耗,所以「B群+咖啡」組合方式不僅無法達到讓提神效果加倍的目的,更會讓人越感疲憊。 -
利他能吃了會變聰明? 藥師揭示利他能的功效與副作用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201近日餵藥案頻傳,宜蘭某補習班爆出擅自餵學童「利他能」,聲稱能提高學童的學習成效,但吃藥就能變聰明嗎?彰濱秀傳醫院藥學部教學副組長洪正憲於臉書粉絲頁發文表示,利他能主要治療過動症,若健康者長期使用,可能出現幻覺或過度嗜睡等現象;他也解釋關於利他能的相關疑問,包含功效、副作用、風險等。 -
自閉症患者吃藥會好? 專家:常見用藥可控制相關症狀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898自閉症屬於神經發展疾病,影響到患者的溝通、社交與行為。近年來,醫界以「自閉症類群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來取代「自閉症」,因為自閉症患者表現多樣向,每個人表現方式都不太一樣。在治療上,目前尚無藥物可以治癒自閉症,只能緩解或改善特定與自閉症相關的症狀,如過動、注意力不集中及易怒、衝動、自殘等適應不良行為,或是重複行為、強迫行為、焦慮、憂鬱。 -
茶葉變毒品?食藥署提醒二級毒品「恰特草」危害甚鉅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2592許多民眾至海外旅遊,習慣購買當地茶葉,不過,食藥署提醒,來自非洲及中東地區的恰特草(Catha edulis),又名阿拉伯茶、衣索比亞茶、葉門茶、巧茶、布希曼茶(Bushman's tea),內含有卡西酮(Cathinone),已被認定為第二級毒品及第二級管制藥品,如果攜帶回台灣,將吃上官司。 -
咖啡因紅黃綠燈將啟用 醫:勿只看燈號!應計算含量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672衛福部食藥署宣布2023年元旦起,現場調製的飲料只要含咖啡因,都須以紅、黃、綠3色標示咖啡因含量。以健康成人為例,標示紅色的飲品每日上限為1杯、黃色則不超過2杯、綠色上限為3杯。台中慈濟醫院家醫科醫師李宜軒提醒,許多食、飲品含咖啡因,不能只看燈號,民眾要學習計算吃了多少咖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