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自理能力
-
黑心兒童高腳椅 藏塑化劑危機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578為便於照護兒童,多數家庭或餐廳會選購兒童高腳椅產品(可供6個月至3歲幼童使用),也可使用該產品訓練孩童獨立用餐自理能力。標準檢驗局與消基會合作,在106年上半年針對市售「兒童用高腳椅」主動進行查核、檢驗,採樣的22件樣品中,共有4件不符合國家標準規定,商品標示則有11件(共14項)不合規定。 -
為照顧失能失智家人 每年有13.3萬人選擇離職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360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家總)表示,許多民眾抱怨長照服務項目眾多、難懂,且各縣市差異大,上網也不知道該怎麼查,這也說明了為何政府長照推得這麼辛苦,但民眾卻無感,多數遲疑、觀望。 -
加強出院準備計畫 患者返家可銜接長照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275衛福部照護司長蔡淑鳳表示,為了結合長照與醫療服務,衛福部原本就擬定了出院準備計畫,針對長照2.0服務對象,要求院方在患者出院前3天,評估患者可能使用到的長照資源,並協助轉介,患者出院就可直接銜接長照。
-
姿勢不良易生骨刺 腰頸椎痠痛成文明病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792中老年族群,較常因腰椎退化產生椎間盤突出或骨刺,以致出現腰痠、麻痛等而導致坐立難安。一名罹患骨刺數年的80多歲老先生,過去嘗試過多種療法仍無法改善嚴重疼痛,導致生活起居都需要晚輩協助,但考量老先生身體負荷度與安全性,家屬不願冒險開刀。在接受中醫治療約兩周後,老先生從原本都需要子女專車接送,到目前能自行從三芝搭車至新莊就診,不僅身體更加硬朗,生活品質與自理能力也大幅提升。 -
偶像劇以小腦萎縮症為題材 鼓勵病友勇於追夢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447小腦萎縮症是一種特定基因缺陷遺傳性疾病,又稱為「脊髓小腦失調症」,佑德中醫診所院長張賜興醫師表示,由於局部氣血循環不良,細胞供氧程度不足,無法到達頭部,自然會產生機能代謝失常,而出現小腦萎縮症現象。
-
非癌患者有權選擇不痛 醫籲放寬止痛藥管制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2096台灣疼痛醫學會理事長暨馬偕醫院疼痛治療中心主任林嘉祥醫師指出,疼痛常發生在於癌症患者,但65歲以上長者,每兩位就有一位因為非癌疼痛而影響身體功能,其中又以關節炎和下背痛患者最多。 -
透過聽力及嗅覺檢測 提早發現失智風險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483因此,及早發現失智症顯得相當重要,提早發現病症才能夠阻止症狀惡化的時程。現在有研究表示,透過檢測聽力和嗅覺,可以得知是否罹患失智症,此研究發表於加拿大多倫多的阿爾茨海默病協會國際會議。 -
小腦萎縮生命鬥士 勇於治療逆轉病程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2106小腦萎縮症為遺傳基因異常,導致脊髓與小腦功能失調,出現走路不穩、表達困難、吞嚥異常、手腳失調等病症。大眾普遍認為,小腦萎縮症為無藥可醫的不治之症,發病後病情會急速惡化且無法控制。收治該名患者的佑德中醫診所院張賜興醫師表示,以中醫觀點切入,從改善體質根本著手治療,延緩病程、阻止惡化,並改善患者自理能力,提升家屬及患者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