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腹部超音波
-
腹部冒跳動腫塊 腹主動脈瘤恐致死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561萬芳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李紹榕表示,動脈硬化為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的主要原因,而下肢動脈阻塞的病人,有很高機率合併身體其他動脈阻塞病變,如心臟冠狀動脈、大腦血管及腎動脈的病變,因此會有較高比例的心肌梗塞、腦中風或腎衰竭的可能性。 -
近百萬B肝、C肝民眾 未定期追蹤治療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8363個月後,葉先生半夜突然吐血,緊急送急診,才開始服用抗病毒藥物,並接受追蹤。99年,經超音波追蹤檢查發現有肝腫瘤,所幸手術切除腫瘤後已無大礙。如今,葉先生養成定期接受追蹤及治療的習慣,外表完全看不出他曾飽受肝病的折磨。 -
16歲少女腹痛看兒科 竟是卵巢腫瘤作祟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2237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小兒科主任李銘峻指出,衛服部2007年行文各醫療院所,18歲以下民眾就醫應看小兒科,因此,兒科急診偶爾可見懷疑自己罹患性病的大男生走進診間,或是大女生焦急地詢問自己是否懷孕。 -
全台偏鄉21家連鎖超商 提供長者肝炎篩檢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907直到今年2月,參加「救救肝苦人」在花蓮鳳林鎮舉辦的篩檢活動,驗出有B型肝炎,病毒量嚴重超標,還發現一個1.2公分的肝腫瘤。就醫詳細檢查後,確診肝腫瘤已比5年前增大0.7公分,才認真聽從醫生建議,繼續服藥,追蹤控制。 -
當心嗜鉻細胞瘤 引發致命心碎症候群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4100台南一名30多歲劉小姐,一年前曾因急性心臟衰竭住院,康復後半年出現血壓高、個性急躁、易出汗、體重下降、手顫抖等症狀,爾後因氣喘再次住院,詳細檢查後,赫然在二側腎上腺上發現「嗜鉻細胞瘤」。所幸及早發現,才即時挽回一命。 -
飲食不受控! 脂肪肝20年攀升18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9聯安診所院長鄭乃源醫師提醒,民眾可透過基礎腹部超音波,掌控肝臟狀況,長期處於高危險生活型態的上班族,應增加進階輔助檢查,搭配「上班族222保肝餐」飲食原則,才能降低脂肪肝威脅。 -
免疫糞便潛血檢查 可預測大腸癌死亡率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432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廖朝聖表示,新光醫院、彰化縣衛生局攜手合作,以腹部超音波進行社區大規模族群篩檢,結果證實,篩檢行動可顯著降低死亡率達37%。這對於國內未施打B型肝炎疫苗的30歲以上民眾,特別是屬於肝癌高發生率地區的彰化,可說是一大福音。 -
節食營養不良 妙齡女感染「接吻病毒」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2臺中慈濟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廖偉志指出,小可原本161公分高、52公斤重,身材算是標準,卻嫌自己不夠瘦,連續一個月採用激烈手段減肥,晚餐只吃一片吐司,造成營養不良。後來小可上班時突然腹痛如絞,以為是感冒造成,服用了診所開的感冒藥卻沒有好轉,第二天體力不支被送入急診,打了三次止痛針,疼痛卻不減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