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腦細胞
-
中風後復健應掌握6個月內黃金期 醫曝預防2次中風關鍵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840蘇宗柏醫師指出,預防腦中風以控制血壓、血糖穩定為主,尤其腦中風已不再是老人的專利,近幾年呈現年輕化的趨勢,更使得規律運動和定期檢測血脂、血糖和血壓控制格外重要。 -
春天早晚溫差大!腦中風發生率倍增 做好1控制可防範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628台南順順藥局陳莉淇藥師指出,改善末梢血液循環常見為銀杏葉萃取物,例如市面上常見的循利寧,德國原裝進口大廠製造,品質效果皆有保障,分為滴劑和膜衣錠2種,前者藥效進入血液治療作用較快,後者可作為保養時服用。 -
超高齡社會來臨慎防失智症 多攝取薑黃素有助大腦保健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234現代人最害怕的就是罹患了會跟著一輩子的慢性病,甚至是無法痊癒而且會失去自理能力的疾病,失智症就是其中的一種。隨著人口逐漸老化,臺灣已正式踏入高齡化的社會,年紀正是失智症的風險因子之一,許多人更擔心自己若失智,會造成家人和社會的負擔。 -
肥胖、高血糖導致記憶差還有失智風險! 1方法可逆轉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070台灣有句俗語「胖人多浩呆」,意即認為肥胖的人通常都比較笨,這可能是真的。根據美國的研究顯示,肥胖會影響大腦海馬迴細胞所需要的分子,影響大腦的記憶及學習功能。 -
補充魚油跟吃魚哪裡不一樣? 藥師揭3大魚油攝取迷思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862現代人飲食不均衡,只吃魚就能吃到足夠的魚油?丁丁藥局謝瑋綾藥師受訪表示,魚油是從富含油脂的魚類提取而來,大約30%的魚油為Omega-3脂肪酸組成,剩下則是其他脂肪。Omega-3是1種人體必須的不飽和脂肪酸,無法自行合成,只能透過飲食取得,而現代人外食居多,要攝取到維持身體需要的劑量有一定的難度。 -
腦中風分2大類尤以這型發生率高 專家:預防首重1關鍵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453腦中風突然發作往往令人措手不及,即使有症狀,也難以預先察覺而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大腦因為局部血流障礙,發生急性局部功能喪失,可分為腦血管阻塞導致腦細胞缺血的缺血性中風,以及腦血管破裂產生血塊壓迫腦細胞及影響供血的出血性中風兩大類型,一般來說,阻塞型的缺血性中風發生機率又高於出血性中風。 -
心跳1度停止30分鐘 低溫治療與救護人員接力成功搶救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41161歲陳先生有高血壓卻未規律服藥,今年8月在家時突然昏倒,妻子一看已無呼吸心跳,致電119並透過電話指示替先生施行CPR,救護人員抵達後進行急救,並藉由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與新北市消防局合作的心梗生命聯防直送部北通訊群組,傳送救護車上執行的心電圖請心臟科醫師判斷,安排後續救治,經由EMT、急診、心血管、加護病房團隊以接力的方式搶救生命,如今陳先生已能正常飲食、清楚溝通、行走自如,持續進行肌力訓練也順利返回職場。 -
血壓突然飆高恐致腦病變! 專家提醒:就醫前做3件事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750王火金醫師提醒高血壓患者,若血壓高於180mmHg沒有馬上治療,恐有腦病變的風險,也會對於多重器官造成損害、血管硬化,甚至形成血栓;因此平時的血壓控制相當重要,需善於疏導情緒壓力,飲食清淡、多攝取新鮮蔬菜、保持規律作息,如有肥胖或失眠問題也必須積極治療,並配合醫師的指示服用藥物控制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