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肝臟移植
-
不堪喝奶度日 高胱胺尿症患者吃肉險喪命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470「肝臟移植是代謝性肝臟疾病病童的理想治療選項之一」台北榮總兒童外科主治醫師劉君恕指出,目前肝臟移植是唯一能根治代謝性肝臟疾病的方法,截至目前為止,台北榮總已經完成24例代謝性肝臟疾病患者換肝手術,22例為小朋友,其中年紀最小者僅7個月大。
-
愛滋感染者可納入器捐等待名單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889 -
機器手臂換肝換腎 台大外科獨步全台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1966台大外科部主任賴鴻緒指出,該院在2014年11月24 日完成第1000例機器手臂手術,患者是一名81歲王伯伯,半年前發現大便有血,且變細,確診為大腸癌。因高齡考量,決定接受機器手臂手術,以微創方式切除腫瘤,術後恢復良好。 -
13年前代弟簽器捐 罹癌男換肝排序躍第一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030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舉辦「器捐加註 愛接力」記者會,會中公開表揚今年度的優秀器官勸募人員,肯定他們投身充滿挑戰與壓力的勸募工作,會中邀請黃威程及器捐者南湖高中籃球教練鄭維宜的母親,分享決定器捐的心路歷程。 -
救人救己 器捐家屬獲提前移植台灣第一例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613接受肝臟移植的黃姓器捐家屬是家中的長兄,10多年前弟弟過世時,父母都已年邁,為了讓弟弟能救人,就由哥哥代表作了器捐的決定,後來哥哥自己肝臟開始衰竭,深刻體會到器官等候者的痛苦與無奈。
-
嬰兒腹脹腹痛 有可能罹患肝腫瘤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431陳克琦主任解釋,血管瘤是血管內皮細胞異常增生形成的腫塊,嚴重者會有血小板下降、凝血、貧血與心臟衰竭等問題。個案中的男嬰,經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其肝臟血管瘤約為4.8公分,因無前述嚴重的血液併發症,故先以藥物治療。但因服藥效果不彰,喝奶量大減,為不影響幼兒成長發育,經評估後,進行肝腫瘤切除手術,術後恢復良好。 -
三人活體連鎖換肝手術 成功挽救兩條生命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106臺北榮總外科部移植外科主任龍藉泉醫師指出,60歲的陳先生於2012年1月小腿無力及麻木,症狀日益嚴重,神經內科診斷為家族性澱粉樣多發性神經病變、肝臟代謝嚴重異常。經詳細評估,排除陳家兒子罹患家族性澱粉樣多發性神經病變的可能,可捐活肝救父。 -
心臟移植3年存活率 成大醫院奪冠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479健保署專門委員蔡文全表示,為挽救重要器官衰竭病患生命,並提升國內器官移植醫療水準,全民健保於1995年開辦初期,就已將腎臟及心臟移植納入健保給付,至1998年7月,肝臟與肺臟移植也陸續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