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缺血性
-
頭痛頸硬是感冒? 當心高致死率剝離性動脈瘤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297臺中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楊道杰說明,經腦血管攝影檢查,發現李太太顱內椎體動脈出現「剝離性動脈瘤」。一般椎體動脈血管只有一條,但該名患者血管卻剝離成兩條,導致血行受到干擾,形成所謂「剝離性動脈瘤」,造成腦血流不順,進而引發缺血性中風或腦部大出血。 -
過勞型猝死 8成與心血管相關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532臺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同時也是中華民國心臟學會預防委員的吳孟修醫師表示,猝死的發生多以心因性為主,如心肌梗塞、重度狹心症、心肌病變或嚴重心律不整等。此外,猝死亦常發生於過勞族群,研究顯示,過勞型的猝死有80%以上與心血管疾病有關,如心肌梗塞、心臟衰竭、心律不整等都是可能致命的因子。
-
氣溫驟降 心顫患者易引發缺血性中風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124從事運動傷害防護多年的楊老師,去年秋冬因心房顫動引起的腦中風而倒下,只剩下眼睛能動,所幸治療後肢體動作完全恢復,但還是造成小部分記憶損傷,四肢活動情況也沒生病前靈活。 -
婦女劇烈頭痛 推拿按摩險中風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2091臺中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陳盈助醫師表示,林太太就診時,痛的位置在左邊後腦勺跟脖子上端,在情緒激動後會突發頭痛,且最特殊之處就是頭部轉動會更痛,而靜止就好。由於椎動脈走在脊椎骨旁邊受到保護,人在轉脖子時本來就會稍扭轉到椎動脈,因此懷疑很可能是椎動脈出問題。
-
B細胞標靶藥物 血管炎患者得救了!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352中華民國風濕病學會理事長蔡嘉哲醫師表示,血管炎主要是由於免疫系統攻擊全身血管組織,侵犯血管所造成毒發炎性反應及壞死現象,進而導致血管阻塞及所支配器官的缺血性變化,引發如發燒、倦怠、紅疹、咳血、血尿或神經痛等症狀。 -
運動過度、姿勢不良 易引發退化性關節炎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2718署立雙和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林哲立表示,近日天氣變化大,門診中,年輕人因膝關節炎前來求診的人數也暴增2成。而大多數年輕關節退化患者,都是因為運動過度或長期姿勢不良,造成「膝蓋半月軟骨」裂傷與「軟骨」發炎。 -
年節飲酒勿過量 心房顫動患者慎防中風危機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996在大家的印象中,喝點小酒不僅可以助興,還可以保護心臟。但根據2012年加拿大醫學期刊(CMAJ)的報告指出,55歲以上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患者若過量飲酒,將會增加心房顫動的發生率,尤其是每天飲酒超過五杯的人,更容易發生心房顫動的問題。 -
戒菸解憂愁 才是王道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423而世界人口大國-中國的衛生部,也呼籲民眾要注意吸煙及二手煙對健康的危害。根據《中國吸煙危害健康報告》的報告指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煙草生產國和消費國,有超過大約3億的抽菸人口,同時還有7.4億不吸煙者卻遭二手煙危害的人。若是中國不對目前吸煙和二手菸的問題進行控制,預計到了2050年,中國每年將有超過300萬人死於吸煙所引發的各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