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驟降 心顫患者易引發缺血性中風

1964
【NOW健康 黃筱雅/台北報導】
溫度計
▲振興醫院神經內科中風中心主任尹居浩醫師表示,心房顫動患者的心跳數值高出常人許多,進而導致心房無法正常收縮,血液在心房內流速減緩或滯留,容易形成血栓,當血栓剝落後順著血流達到腦部、造成阻塞,便會引發缺血性腦中風。(圖/ingimage)

秋冬氣溫驟降,小心引發中風!據統計,國人罹患「缺血性中風」占中風比例的7成,大約每6位患者當中,就有1位是因心房顫動引起缺血性中風。所幸目前高危險群的心顫患者,可服用抗凝血藥預防中風,只要按時服用、做好保暖工作,才能避免氣候變化引起中風。

從事運動傷害防護多年的楊老師,去年秋冬因心房顫動引起的腦中風而倒下,只剩下眼睛能動,所幸治療後肢體動作完全恢復,但還是造成小部分記憶損傷,四肢活動情況也沒生病前靈活。

振興醫院神經內科中風中心主任尹居浩醫師表示,心房顫動患者的心跳數值高出常人許多,進而導致心房無法正常收縮,血液在心房內流速減緩或滯留,容易形成血栓,當血栓剝落後順著血流達到腦部、造成阻塞,便會引發缺血性腦中風。

若屬高危險群的心顫患者,經醫師評估,可服用抗凝血藥以預防缺血性中風。尹居浩醫師指出,目前廣泛使用的抗凝血藥為維生素K拮抗劑,藉由阻擋維生素K與凝血因子作用減少血栓形成,而新型抗凝血藥則以抑制凝血途徑中重要因子的方式,阻止形成血栓。

尹居浩醫師提到,傳統維生素K拮抗劑歷史悠久,最早是用來獵殺老鼠,副作用相當大,劑量太高還會引起出血、太低則沒有療效,因此,患者必需定期抽血測量,以便調整用量。

但最令患者覺得困擾的是,傳統維生素K拮抗劑治療,有許多用藥及飲食上的限制,不能和安眠藥、阿斯匹靈、非類固醇消炎藥物等併用,也不可攝取含有維生素K的食物,如綠茶、花椰菜、菠菜、小黃瓜等,以免出血。就曾有患者只是吃了花椰菜、菠菜,身體皮膚便大面積出血。

尹居浩醫師說道,新型抗凝血藥與傳統藥物效果相當,並改善傳統藥物初期作用慢、容易出血的問題,患者飲食不再受限制,也不需要經常至醫院抽血,生活品質也比較好。高風險群中風者在秋冬期間應做好保暖,並配合使用抗凝血藥物,多管齊下,才能預防中風上身。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