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神經損傷
-
糖尿病患擔心併發症 男病友怕小弟弟抬不起頭
兩性關係 / 男人幫4736中醫師黃慶雲指出,男性若40多歲開始罹患糖尿病,大約45至50歲期間,性功能就會明顯走下坡。以中醫觀點來看,糖尿病患者一方面要飲食控制,一方面營養吸收能力變差,導致腎功能越來越差,腎陽、腎陰都會出現問題。 -
3度中風癱瘓患者 非侵入性技術助成功站立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4415臺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部神經復健科主任蔡泊意指出,腦部動靜脈畸形所造成的腦溢血中風,必須在中風半年後積極復健,如果能夠持續復健,1年後則能到達穩定狀態。以王先生為例,發病住院後接受神經調控高速顱外磁刺激術,結合藥物及復健,包括腦壓及藥物調整、肺部復健拔除氣切管、張力控制、肌力訓練以及整合復健療法。 -
脊椎手術一旦損及神經恐致癱瘓 新技術可克服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7208傳統脊椎手術缺點在於傷口大、出血多,脊椎與肌肉筋膜損傷多、感染率高,術後恢復期長,且置入骨釘有很大風險,位置稍有不對恐導致癱瘓,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公布亞洲第一例ROSA機器人成功案例,改善1名腰椎滑脫的婦人長期腰痠腿麻、走不動的困境。 -
腦血管動靜脈畸形如腦內炸彈 她險一命嗚呼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053年紀輕輕竟然也腦中風,29歲張小姐於2年前一天上班時突然出現爆炸性頭痛,伴隨著劇烈嘔吐,隨即失去意識,醒過來時人已在急診室,電腦斷層掃瞄檢查發現,她左側的深層大腦有一中風血塊,進一步血管攝影檢查,找出元兇,原來是1顆4公分大的腦血管動靜脈畸形破裂出血。 -
老翁跌倒顱內淤血 症狀竟如腦中風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810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創傷科主任李建裕表示,慢性硬腦膜下血腫(CSDH)為老年人常見疾病之一,國內老年人口增加,罹病比率也隨之攀升,老人應該慎防跌倒,傷及頭部。 -
騎單車未戴安全帽 車禍致死率高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193交通部運輸研究所統計指出,腳踏車事故從2005年7,213件成長到2013年14,874件,腳踏車事故死亡占交通事故死亡占率從2005年3.55%提升至2013年6.74%。臺灣騎乘腳踏車死亡的人數比例與美、日、法、德、韓國相較,位居第3名,僅次於日本、德國。 -
體內轉化生長因子異常 恐致癌症、失智等病變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168研究發現,轉化生長因子發生異常,與癌症、失智症、動脈硬化、自體免疫疾病等疾病的病程演進有相關性。學者認為,若調控乙型轉化生長因子(TGF-β)功能表現的新藥開發能有所突破,相關疾病治療將有突破性進展,而國際上已熱烈展開研究。 -
下肢發麻無力 竟是脊椎腫瘤壓迫神經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898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醫師黃國烽指出,經核磁共振檢查後發現關先生脊椎長了兩個腫瘤,且其中一個已嚴重壓迫神經,必須開刀切除腫瘤,而關先生下肢無力的情形就是因為腫瘤壓迫神經所致,慢性脊椎損傷無法復原,還可能影響其他身體功能。目前關先生術後復原狀況良好,走路平穩,體力也已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