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度中風癱瘓患者 非侵入性技術助成功站立

4032
【NOW健康 林芊聿/台北報導】
臺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部神經復健科蔡泊意主任(右三)
▲復健部周正亮主任(左起)、病友王先生、王太太、神經復健科蔡泊意主任(右三)、病友吳小姐、吳小姐友人。(圖/臺北榮民總醫院)

60歲王先生因罹患家族性腦部動靜脈畸形,37歲首次腦溢血中風;50歲2次中風;106年10月他3度中風,幾乎成為植物人,那時他才58歲。顱內動靜脈畸形是種先天性疾病,因腦部動靜脈脆弱、畸形,直接承受動脈的血流高壓易造成破裂出血,好發於20至40歲年輕族群,如果沒有妥善處理,血塊壓迫恐導致永久性神經損傷,甚至造成死亡。
  
臺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部神經復健科主任蔡泊意指出,腦部動靜脈畸形所造成的腦溢血中風,必須在中風半年後積極復健,如果能夠持續復健,1年後則能到達穩定狀態。以王先生為例,發病住院後接受神經調控高速顱外磁刺激術,結合藥物及復健,包括腦壓及藥物調整、肺部復健拔除氣切管、張力控制、肌力訓練以及整合復健療法。
  
在家人積極鼓勵下,讓他忍著痛接受治療及復健,終於恢復說話能力,且上肢已有反應,最近已能站立並練習行走。而55歲吳小姐則為另1個成功案例,2年前因腦部血管梗塞中風,右半邊癱瘓失去知覺,手部完全癱瘓無力,無法抓握物品,且對於冷、熱、痛、碰觸感完全喪失,甚至好幾次刀子切到了手也不覺得痛。
  
經過神經調控治療結合精密腦部影像定位,治療1個月後,麻痺的肢體漸漸恢復知覺,初期是對溫水有感覺,數周後開始恢復肌肉力量,可以梳頭髮、端碗吃飯,現在已經可以獨立生活。蔡泊意表示,大腦受損壞死區域無法再生,但是受損部位仍有周圍存活區域,有可能取代壞死部分的機能,經由神經刺激可以讓此區成功替代。
  
由於左右2側的大腦是互相競爭的,健康側的大腦受損後極容易過度活化,進而阻礙患另1側功能的恢復,神經調控新方法就是調整腦部的活性,讓剩餘的腦迴路得到重建,開啟新的連結,以達到功能的恢復。蔡泊意說明,「高速顱外磁刺激術」不用開刀,也不是侵入性技術,用來幫助癱瘓病患增加手部、下肢的力量,達到患側手握力增加,關節活動範圍變大。
  
臨床觀察,配合正確的復健觀念及療程,例如,過度痙攣者應先藥物控制,或施打肉毒桿菌控制張力,持續復健20至30次,肢體癱瘓的改善程度可達3成至7成。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