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發展遲緩
-
「幼兒專責醫師制度」涵蓋全國 家長照顧嬰幼兒神隊友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229育兒是相當需要專業協助的事,不少家長擔憂自己的孩子「所有的事物」,包含「他現在哭成這樣是怎麼回事」,「這時間點不會講話是發展遲緩嗎」等等。衛福部今日宣布在全國22縣市於全國22縣市全面推動「幼兒專責醫師制度」,以優化每個孩子的健康照護,幫助家長與孩子們都能健康成長。 -
亞培攜伊甸出「慢飛天使」早療教具書 助疫後健康起飛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60國際藥廠亞培台灣分公司長期關注在地健康議題,於今年10月發起「亞培伊甸健康齊跑」活動,此次更首次與伊甸共同發展出專為慢飛天使設計的早療教具書,並捐贈Panbio快篩試劑,持續實踐2030年前改善全球3分之1人口生活的永續目標。 -
你抱寶寶的方式對嗎? NG姿勢恐致長短腳、發展遲緩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018能夠正常發育成大人的髖關節,在新生兒出生後的前4個月,是很重要的時期。若抱姿或包覆不正確,會造成小baby髖關節的發育不良,未來可能長短腳、動作發展遲緩。除了危險因子以外,還要幫小baby做理學檢查,居家的理學檢查,原則上都是比較簡單的,就是在換尿布的時候,雙腳是否對稱的張開、正常往內轉、往外轉。如果在醫院,醫師會檢查髖關節,將雙腳往後推、往上、往外推時,髖關節有沒有脫臼、能否復位回來;這些理學檢查都可協助找出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情形。 -
2歲女童不會喊爸媽!檢查出發展遲緩 專家揭背後因素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663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簡任技正陳麗娟指出,家長平日應參考兒童健康手冊中的「兒童發展連續圖」及「家長紀錄事項」,檢視孩子的發展是否落後,並詳細記錄相關資料。 -
3歲童染疫6天後心肌炎歿 兒童重症分析5歲以下占6成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43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今(21)日新增24907例本土病例,以及74例死亡個案。有關重症部分,最年輕者為8個月大男嬰,診斷有肺炎併呼吸窘迫。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日新增兒童重症與死亡個案,死亡個案方面,最年輕者為3歲的發產遲緩兒童。 -
本土+24907!死亡+74 國內首例染疫童併發急性心肌炎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55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1)日宣布,新增24,907例本土個案、231例中重症個案(中症149例、重症82例)、74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最年輕死者為3歲男童,本身有發展遲緩的狀況,經PCR採檢確診,後因病況惡化,多重器官功能變差,不幸過世,為首例12歲以下兒童染疫後,有併發急性心肌炎的病例。 -
疫情衝擊近5成弱勢家庭缺生活物資 家扶積極發起募款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072疫情已數日破萬例,弱勢家庭更接連發出求助訊號,家扶基金會統計目前在急難救助及助學缺口尚有兩千萬元,盼社會大眾齊助貧困家庭度過艱困時期,幫助弱勢孩子健康成長、安心求學! -
孩子哭鬧就滿足恐阻礙語言學習 專家提出親子互動解方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276家有小小孩的父母,最害怕的應該是:孩子只要沒得到喜歡的玩具,就大哭大鬧。傳統上有家長會認為,孩子不常是講話,只是俗稱的「大隻雞慢啼」;實際上,家長有可能無意間剝奪孩子學講話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