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癡呆
-
失智非癡呆失能 逾半數患者可自理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887許多民眾常拿失智兩字開玩笑,但對失智症的認知卻仍停留在癡呆或失能等負面印象。為了打破國人對於失智症的迷思與歧視,衛生福利部宣布今年國際失智症月起跑,以「彰顯失智者能力」為重點,利用「I Can:雖然失智,但我仍可以」影片宣導,希望打破民眾認為失智者總是需要被照護,無法自理生活的刻板印象。 -
中西醫合併治躁症 女高中生不再自嗨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413部分患者在服用抗精神病藥後,不自主地大量流口水,除了不美觀之外,夜間常被過多的口水給嗆醒,一不小心,口水嗆入肺部,還可能引發吸入性肺炎。 -
全球失智人口倍增 多吃蘑菇預防大腦退化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3676目前失智症並沒有可以治癒的藥物,因此,如何預防失智症的發生和延緩失症症狀的惡化,就顯得非常重要。馬來西亞研究顯示,每天吃些磨菇,可以預防失智症,研究被刊登在《藥物強化性食品雜誌》(Journal of Medicinal Food)。 -
吃葡萄防失智症 關鍵在葡萄多酚抗氧化之效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345研究人員表示,失智症中的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又被稱做老年癡呆症,是常見於老年人的腦部退化疾病,症狀包括記憶喪失、認知障礙等。在台灣因為高齡化社會來臨,失智症的人數也越來越多,目前失智症還沒有藥物可以根治,所以預防或是延緩失智症就險得格外重要。 -
長輩失智、走不穩、尿失禁 恐罹患水腦症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5180林欣榮指出,人類腦部每日分泌約500cc腦脊髓液於腦室與脊椎內循環,年紀越大,腦部功能衰退,引起腦脊髓液吸收不完全,積聚於腦室內壓迫至神經,就容易罹患「常壓性水腦症」,典型症狀為失智、步態不穩及尿失禁,因此常被誤認為是阿茲海默症或巴金森氏症。 -
甲狀腺機能低下併發症多 醫師:勿自行停藥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1230一名60多歲婦女退休後活動量減少,體重逐漸增加且變得健忘,家人原以為是退休症候群,某天該名婦女突然呼吸困難而緊急就醫,經檢查發現是心包膜積水,病因是甲狀腺功能低下症。 -
輕度認知障礙者 失智風險高出正常人10倍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985昱捷精神科診所陳震宇醫師表示,認知功能是大腦許多運作功能中的一個部分,它涵蓋有注意力、執行力、學習和記憶力、語言能力、知覺動作及社會認知等部分。而失智症是一種認知功能退化的疾病,也就是患者出現明顯認知障礙的症狀。 -
基因檢測揭祕疾病風險 預防勝於治療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382一名30歲女性有高血脂問題,平常愛吃燒烤炸雞,晚上也瘋追韓劇,生活作息不正常,通過生活型態基因檢查報告發現,她的輔脂蛋白基因(Apo E)屬高風險基因型,膽固醇代謝容易異常,比一般人容易罹患失智或是冠狀動脈疾病,且肝臟解毒基因也屬於高風險型,罹患乳癌及食道癌的風險較一般人高,所以生活作息及飲食習慣正常對她來說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