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癌前病變
-
口腔癌發病到死亡時間短 中醫:早期這些徵兆應警覺
癌症新知 / 口腔癌12212中醫師莊振杉表示,口腔癌是發生於唇部、頰黏膜、牙齦、舌部、口底、顎部、口腔內膜的惡性腫瘤,好發部位以頰部黏膜最多,其次為唇部、舌側、舌尖、牙齦、口腔內膜。雖然發病到死亡的時間較短,但在所有惡性腫瘤中,口腔癌算是最容易治療的癌症,當你發現口腔內無論是唇部、頰黏膜、牙齦、舌部、口底、顎部等發生異樣,請立即找專業醫師檢查,及早發現並及早治療,就會獲得完全痊癒的機會。 -
乳頭搔癢逾2周應就醫 可能是罕見癌前病變柏哲氏病
兩性關係 / 女人幫5529乳頭搔癢大部份的情況是良性問題,如有做好適當的皮膚清潔,偶爾出現乳頭搔癢,並無伴隨脫屑或發紅等表現,女性不需過度緊張。這種情況多是由於皮脂腺分泌物或衣物刺激所引起類似溼疹的反應,大部份可以自行痊癒。 -
癌症連38年居10大死因之首 肺癌死亡率奪冠肝癌次之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5792衛福部108年10大癌症死因包含:肺癌、肝癌、大腸癌、女性乳癌、口腔癌、前列腺(攝護腺)癌、胰臟癌、胃癌、食道癌、卵巢癌。衛福部統計處科長陳雅俐表示,比較108年與107年,前6大主要癌症的順位都沒有變,特別是肺癌與肝癌,連續40年排名前2名,口腔癌、前列腺癌、胰臟癌、卵巢癌排名都往前。 -
癌症時鐘快轉16秒! 罹癌發生率增加所幸死亡率下降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8069國健署癌症防制組林莉茹表示,2017年癌症發生年紀中位數,與上1年(2016)一致,都是63歲。但隨著人口老化與不健康生活形態,癌症發生人數恐持續上升,比較男性與女性新癌發生人數,男性有5萬9,297人,每10萬人口約335.7人發生癌症;女性有5萬2,387人,每10萬人口約281人;男女各增加5.7人與11.9人。 -
打疫苗可減少7成子宮頸癌發生率 有性行為仍然有效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3946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曾志仁表示,女性子宮頸癌發生,與人類乳突病毒(HPV)有關,大多數是性行為時男性帶入女性子宮頸,雖然感染多數會痊癒,但少部分感染者病毒會潛藏子宮頸,慢性破壞導致癌症出現,現在預防子宮頸癌最好方式就是打疫苗,讓身體產生病毒抗體,當病毒入侵就能馬上對抗。 -
孕婦產檢時發現卵巢癌 為免憾事發生醫師建議這樣做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3492只可惜,初期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症狀不明顯,僅為不正常出血或分泌物,許多女性朋友對這些警訊不以為意,往往錯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黃金時機。至於卵巢癌的初期症狀更是不明顯,許多患者係因腹部感到疼痛或積水,檢查出來得知原來是卵巢有腫瘤。部分病例則是懷孕後才發現罹患卵巢癌。 -
胃食道逆流3成吃胃藥也無解 功能性障礙不治療恐釀癌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498亞東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黃天佑說,在正常狀況下,食物通過食道到胃部,如果胃裡正在消化的食物以及胃酸、消化酵素和膽汁,逆流至食道、甚至口腔,就會造成食道的侵蝕。如果沒有妥善治療,食道反覆遭侵蝕後,可能演變成早期食道癌前病變,俗稱「巴瑞特食道症」。想有效治療胃食道逆流,必須釐清病人是否有功能性問題,才能對症治療。 -
女性無性行為不需做抹片? 醫:定期篩檢有其必要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10792研究證實,大多數子宮頸癌患者係因持續感染人類乳突病毒,早期大多沒有症狀。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曾志仁提醒,就算已經停經,以及很少或很久未有性行為的女性,均應接受抹片篩檢,別輕忽子宮頸癌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