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癌症時鐘加快16秒!衛福部國健署發布2017年全台癌症發生數據,每4分42秒就有1人確診癌症,相對2016年4分58秒加快16秒,新發癌症人數11萬1,684人,相較前1年成長5,852人,但發生率增加死亡率卻下降,原因就在於國健署推廣癌症癌篩檢的人數增加,讓早期診斷處置機會上升,也就提高治癒率。
癌症發生中位數63歲 男女癌症新確診各約5萬人
國健署癌症防制組林莉茹表示,2017年癌症發生年紀中位數,與上1年(2016)一致,都是63歲。但隨著人口老化與不健康生活形態,癌症發生人數恐持續上升,比較男性與女性新癌發生人數,男性有5萬9,297人,每10萬人口約335.7人發生癌症;女性有5萬2,387人,每10萬人口約281人;男女各增加5.7人與11.9人。
然而癌症發生人數雖增加,但不論男性與女性標準化死亡率連續7年卻呈現下降。林莉茹解釋,癌症人口增加,如老化、環境、遺傳、生活習慣等因素外,另1項發現癌症主因的因素,就是癌症篩檢逐漸普遍化,例如:女性乳癌發生率大幅上升,但新發生都是早期癌症,存活率都能有9成以上。
健檢找出早期癌症提高存活率 有症狀才檢查多是末期
分析男性癌症之首大腸癌,確診期別最多是第3期,再來是第0期與第4期。林莉茹解釋,藉由大腸癌篩檢,大多數都可以發現早期大腸癌,5年存活率都可以有9成以上,但第3期才發現5年存活率就僅約7成,4期發現就大幅降低成13%,顯見癌症篩檢重要性,越早發現存活率越高。
國健署統計,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可以降低70%子宮頸死亡率;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以降低41%癌症死亡率;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可以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可以降低吃檳榔與吸菸習慣的26%男性死亡風險。
新冠疫情降低癌篩意願 國健署下半年將推社區篩檢計畫
不過讓人憂心的是,今年新冠情影響下,2020年上半年癌症篩檢率下降。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表示,可能民眾擔心害怕到醫院,4個癌篩檢的執行率降低,或發現可能罹癌後,前往醫院複診人數也減少,都相當令人擔心可能隨著檢查人數下降,導致癌症患者無法早期診斷、錯失機會,等到末期有身體明顯症狀才到醫院。
林莉茹強調,2020下半年將增加4癌篩檢執行率,讓民眾可以在醫院外,也能接受檢查,例如與民間企業合作,在勞工接受身體檢查時,同時導入癌症檢查,也可能前往職業場地,宣導癌症衛教,同時也希望現場就能檢查,讓癌症檢查可以從醫院走出社區,民眾不需要到醫院,就能接受4癌篩檢。
王英偉呼籲,如果沒有出現症狀,藉由篩檢找出癌症,大多是癌前病變或早期癌,馬上接受治療存活率都很高。另一方面,王英偉也說,癌症是數10年不良習慣造成,世界衛生組織指出3至5成癌症可以避免,杜絕菸、酒、檳榔,做好體重控制、均衡飲食、定期篩檢,就能大幅降低癌症危險。
▲國健署癌症防制組組長林莉茹解釋,每年各醫院會先統計新確診癌症病患,隔年對衛生單位申報總資料,次年再整併處理資料,需等診斷確立才能收錄,整體作業花2年時間,國健署就會發布最新10大癌症資訊。(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圖/NOW健康製作)
延伸閱讀
-
歌手鼓鼓母親確診年輕型失智症! 初期症狀以為喝多了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1265搭錯車、忘東忘西,連回家的路,也記不得,許多人以為這只是老化,不過,創作歌手鼓鼓今天現身說法,分享母親罹病及確診失智症經歷,提醒民眾,如果記憶力變差,影響日常生活,就應積極就醫。 -
罹癌影響工作!年輕病友收入低 6成付不出1年醫療費用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1350罹癌後人生是黑白的!1項最新調查發現,年輕癌友普遍年收入低於50萬元以下,超過6成因存款有限,只能支撐不到1年治療負擔。在罹癌後,因接受治療,影響工作,以致每月薪資減少5000至2萬元。 -
早期篩檢助抗肺癌!醫院與國健署合作 籲2類人快檢查
癌症新知 / 肺癌1386為改善肺癌高死亡率的現況,衛福部國健署提出了「肺癌早期偵測計畫」,與放射線醫學會、肺癌學會、胸腔重症醫學會、胸腔外科醫學會聯手共同推廣肺癌高危險族群進行2年1次的「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肺癌篩檢,以期提早發現肺癌,有利醫師進一步治療,降低肺癌患者死亡率。 -
突破癌症抗藥性!北醫跨國研究 此法治癌成效近9成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1670台北醫學大學與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研究團隊找出癌症患者的抗藥性原因,同時發展出創新基因療法,未來有望搭配化學治療或免疫療法,提升逾9成的治療效果。 -
確診三陰性乳癌別慌! 醫師曝術前化療合併免疫新趨勢
癌症新知 / 乳癌1429「超偶」歌手朱俐靜月初不敵乳癌病逝,消息傳出後,引發各界對於女性癌症頭號殺手「乳癌」的關注。國內研究發現,台灣乳癌好發年齡為40至69歲,其中不乏未達公費乳房篩檢年齡的年輕女性,醫師呼籲女性朋友提高警覺,及早診斷和治療,即使是三陰性乳癌,若能早期治療,也有機會力拚達到近乎沒有癌症跡象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