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瓣膜逆流
-
男子主動脈擴大逾5公分 採1療法防主動脈剝離解決隱憂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48255歲的吳先生本身有高血壓、主動脈剝離家族史,就醫時不經意發現有主動脈瓣膜逆流情形,轉診進行檢查後,發現主動脈擴大超過5公分,還有1顆主動脈瘤,加上曾有主動脈弓異位問題,經與醫師多次溝通討論之下,決定接受全主動脈弓置換+冷凍象鼻手術及主動脈根部瓣膜置換,1次解決心臟隱憂,避免未來需2次手術風險,也降低發生主動脈剝離的機會。 -
二尖瓣逆流復發!男險心臟衰竭 3D內視鏡手術助修補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11764歲的鄭先生3年前因嚴重二尖瓣逆流導致心因性休克,緊急送往醫院進行傳統二尖瓣修補手術,術後狀況穩定,定期於門診追蹤。不料在半年前,鄭先生因走路容易喘、偶爾呼吸困難,至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尋求諶大中醫師看診後,發現鄭先生二尖瓣腱索斷裂、瓣膜修補環變形,有二尖瓣逆流復發情形,諶大中遂執行「3D全內視鏡二尖瓣膜再修補手術」,將腱索、瓣葉及瓣環重新縫合固定,術後隔天鄭先生順利拔管,1周後平安出院。 -
遠距照護助下肢動脈血管疾病治療 台大研究獲國際肯定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953台大醫院內科部醫師李任光於2021發表1篇有關下肢動脈血管阻塞疾病患者接受遠距照護的研究,被刊登於國際知名期刊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台大醫院今(4)日表示,美國心臟學會於今年5月公布的下肢動脈血管疾病照護指引中,特別新增章節建議將遠距照護納入標準治療,當中引用即為該篇台大醫院發表之論文。 -
男子呼吸困難送急診 檢查發現嚴重主動脈瓣膜逆流惹禍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9621名50 多歲的男性因喘不過氣被送至急診,經醫師檢查發現,男子嚴重主動脈瓣膜逆流造成肺水腫、心臟衰竭,加上升主動脈有直徑6.8公分的穿透性粥狀動脈硬化潰瘍血管瘤,另還有降主動脈剝離問題,裂口離左鎖骨下動脈開口非常接近,等於患者整條主動脈都非常不健康,一旦主動脈破裂,死亡率極高。 -
胸悶、暈眩、心悸、倦怠是太累? 醫曝肺高壓嚴重後果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76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陳玠宇表示,肺高壓疾病全球盛行率約佔1%,常見的症狀有胸悶、喘、水腫、暈眩、心悸與倦怠等,若狀況持續惡化,將會造成右心衰竭、低血壓休克及缺氧的狀況發生,嚴重時甚至造成死亡,需要有經驗的心臟科及胸腔科醫師才能加以診斷辨識和提供合適的治療模式。 -
翁重度三尖瓣膜逆流 北榮團隊導管修補觀察1天就下床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41985歲林先生,罹患心房顫動疾病,93年因心血管堵塞,接受開心繞道手術,近年檢查發現重度三尖瓣膜逆流,平日於門診藥物追蹤控制,仍可維持正常生活作息。然林太太注意到,他只要低頭、彎腰綁鞋帶就會臉紅、喘不過氣;上午從教會回家時走不到10公尺就需要休息,且他的腳也腫起來。 -
先天性心臟病帶來產後胸悶 媽咪靠健保置換瓣膜省百萬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767台大醫院兒童醫院心臟團隊在2015年引進免開刀的經心導管肺動脈瓣膜支架置換術,免除病人再接受開心手術風險。且2021年底,健保核准2心導管置換肺動脈瓣膜之給付。 -
健檢常忽略「心臟」 魏崢:早期發現病灶可免猝死憾事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926然而尋常健康檢查,多著重篩檢癌症和慢性疾病,常忽略心臟,很多人雖然健康檢查「成績」不錯,卻不知道心臟健康亮起紅燈;振興醫院院長魏崢表示,行醫40餘年來,看到太多原本可醫治的病患,因為忽略了檢查,而造成發現太晚,導致醫治難度大增,甚至難以挽回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