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照顧者
-
中風後肢體痙攣、難吞嚥! 復健助恢復自理能力防失能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554奇美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謝孟倉表示,近半數病人中風後可能遭遇肢體痙攣,會出現手腕彎曲、肩膀內收等表現,主因在於中風後腦細胞受損導致無法控制肌肉,而增加失能嚴重度,若未積極復健及治療會使肌肉和關節僵硬。 -
跟著「三貓處方箋」地圖 帶失智長者走到戶外紓壓散心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636隨著人口高齡化,失智症比例亦逐年攀升,為助失智症患者與照顧者重拾生活品質、減輕壓力,同時讓有憂鬱傾向的長者走出情緒低潮,台北市文山區健康服務中心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攜手打造,全國首創山林社會處方箋「三貓處方箋」。 -
百日咳今年首例!咳嗽逾2週要注意 疾管署揭預防1關鍵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551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台灣連續3年百日咳確定病例掛零,但上週出現今年首例,北部1個月大的男嬰因感冒、咳嗽等症狀就醫,收治住院,經採檢確診。疫調顯示,百日咳病例以尚未完整接種疫苗的3個月以下嬰幼兒為主,建議孕婦自費接種1劑減量破傷風白喉非細胞性百日咳混合疫苗(Tdap疫苗)。 -
遠距健康照護夯 華碩HealthHub專屬全家人的健康管理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7519隨著人口老化與慢性病的問題越來越嚴重,長輩的健康照護是現今社會面臨的重大挑戰。尤其在經歷新冠疫情的洗禮之後,遠距健康照護與原有醫療體系如何銜接融合?成為急需解決的課題。世界各國在居家照護與智慧醫療領域,均加速數位科技與創新應用的發展。 -
做自己很「自私」? 臨床心理師剖析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醫美減重 / 心靈成長8049「想要做自己一點,會不會有點自私?」、「如果講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會不會影響到別人和這份關係?」上述疑問和想法可能不少人多少都有過,或者聽過其他人有類似的問題,而近年暢銷的心理類型書籍中,多數也都是在談論如何提升自己、掌控自己情緒或人際關係的複雜情感等主題。另一方面,來醫院或診所尋求心理治療的人們之中,人際關係也是最多人來治療室想釐清、討論和改變的議題。 -
校園性別事件防治準則新制3月8日實施 明令禁止師生戀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610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性平法)自去年8月16日修正公布後,其中部分條文指定於今年3月8日起施行。教育部表示,據性平法第21條第1項授權規定,修正發布「校園性別事件防治準則」,其中明確規範5大重點,包括適用範圍納入軍事學校、預備學校、警察各級學校及少年矯正學校、將「實習場域之實習指導人員」列入教師之定義、校長及教職員工與性或性別有關專業倫理事項、精進學校與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機制,避免權勢不對等關係影響等重大新制,以營造友善性別平等教育環境。 -
足部反射健康法為全人護理添韌力 丹麥法規與認證完備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860目前人口少子老化、傳染病新興化、疾病慢性化及照護複雜化等社會變遷,帶來健康照護體系與醫事人力發展的衝擊與挑戰,對於未來健康的前瞻整備,需要創新思維的新策略。衛生福利部於27日辦理「全人護理 足部反射健康法」國際研討會,特別邀請丹麥足部反射健康法專家Leila Eriksen來台分享丹麥與歐盟推動足部反射健康法(Foot Reflexology)的經驗。 -
「身心調適假」高中職3月起試辦! 每學期最多可請3天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868近年來,大專校院推動「心理調適假」,成效顯著,學生團體希望「心理調適假」可以向下延伸至高中職,教育部表示,今年3月起,開放高中職試辦,但正名為「身心調適假」,每學期學生最多請假3日,且需出具家長同意證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