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烹煮
-
家庭照顧者飲食調查 近八成希望提供送餐服務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683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研究發現,照顧者平均照顧失能、失智家人約9.9年,每天平均照顧13.6小時,幾乎沒有自己的休閒時間。「家庭照顧者飲食狀況」調查發現,近八成家庭照顧者希望長照體系提供「送餐服務」,減輕負擔。五成五的受訪者表示,「自家烹煮」平均花費1小時,讓照顧者感到困擾是「準備時間匆忙」、「覺得營養不夠」等。 -
挑月餅、選烤肉 交給「食安5環」來把關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675為了讓民眾吃的安心,食藥署聯合了農委會及各縣市衛生局,結合「食安5環」跨部會合作及聯合稽查,從邊境到市場,從農場到餐桌,共同為秋節食品把關。 -
吃隔夜飯真享「瘦」? 抗性澱粉增加飽足感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19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教授王進崑表示,一般白米含有精緻澱粉,但經烹煮後,澱粉分子重新排列,此過程稱為「糊化」,不過,擱了一夜後,白米中的水分被蒸發,此時白米從「糊化」變成「老化」,澱粉結構改變為抗性澱粉,不易使血糖升高。 -
高血壓非老人病 36萬青壯年罹患逾6成不自知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480依據國民健康署民國102至104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18歲以上民眾高血壓盛行率為24.1%,約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估計罹患高血壓民眾有462萬人。 -
瘦肉精恐傷中樞神經 癌轉移風險增22倍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7353台大公衛教授鄭尊仁指出,台大曾做過萊克多巴胺動物實驗,結果顯示,長期吃含有萊克多巴胺飼料的老鼠,血壓相對不穩定,忽高忽低,以致較易出現高血壓及動脈硬化。 -
保溫杯方便無負擔? 小心危險帶身邊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675現代人使用保溫杯或保溫瓶非常頻繁,有些媽媽外出時隨身攜帶以滿足寶寶喝奶的需求;上班族常準備養生茶飲,也是習慣往保溫瓶裡倒。但保溫杯若錯誤使用,恐怕「養生」變「傷身」。 -
多痰無力體內溼氣重 中醫「除溼」這樣做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93台中慈濟醫院中醫師伍崇弘表示,身體的溼氣可以用水蒸氣的概念來理解,水喝進人體,需要熱能把液態水變成水蒸氣才能送進細胞使用。經常喝冰水,熱能不夠馬上把水化為水蒸氣,於是身體瀰漫著水。
-
加工肉品無毒烹調 譚敦慈教你食安把關自己來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393譚敦慈指出,健康的飲食無非就是挑選當季盛產的天然食材,簡單烹煮並均衡飲食,至於加工食品則盡量少吃,如香腸、培根、火腿、臘肉等食物在製作過程中為了防止細菌滋長,會添加亞硝酸鹽,吃進肚裡可能在人體內產生致癌物亞硝胺。不過,偶爾想滿足口腹之慾時,透過正確挑選、烹煮、食物搭配及控制攝取量等,就有助於降低亞硝胺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