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泌尿外科
-
膀胱脹痛無法解尿掛急診 檢查發現是攝護腺肥大造成
兩性關係 / 男人幫2855之後A先生至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林才揚門診,醫師做了理學檢查後發現,除了攝護腺比較大之外,加上自訴有下泌尿道症狀,因此安排超音波檢查。經直腸超音波顯示攝護腺大約80cc,同時從膀胱壓力圖發現A先生膀胱逼尿肌處於1個高壓的狀態,最後診斷為攝護腺肥大造成無法解尿。 -
跨年前1則PTT爆料文 防疫醫師意外啟動台灣新冠防制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987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去(2019)年12月31日,1名防疫醫師在PTT看到一篇發文,寫了中國武漢有不明肺炎。不同於尋常爆料文,裡面有感染病患的檢驗報告,自己約在5時起床看到資訊時,立刻覺得有必要確認更詳盡訊息,因此就在網路上立刻搜尋。 -
可望抑制前列腺癌 國衛院提新藥還能救雄性禿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348現行治療初期的前列腺癌,一般透過外科手術、電燒切除。如已轉移,則必須使用荷爾蒙療法抑制雄性激素分泌,讓腫瘤縮小,但前列腺癌細胞終究會出現抗藥性,轉化成「去勢抗性前列腺癌」而再度轉移復發。 -
頻尿、尿急一定膀胱過動? 女性別忽略膀胱出口阻塞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3453據統計,有8成以上膀胱出口阻塞是以頻尿、尿急、急迫性尿失禁來表現,較少出現排尿困難或尿滯留,因此單靠症狀往往無法正確診斷,導致治療無法到位。大致上女性膀胱出口阻塞可以分為2種,包括結構異常和功能異常。除了詳細的病史詢問和理學檢查,首先透過尿液分析來排除泌尿道感染可能,再進行尿流速檢查和測量排尿後餘尿量。如果再多次的檢查皆呈現異常,後續就得做尿路動力學或錄影尿路動力學檢查。 -
男性身體脂肪分布 與高侵略性攝護腺癌風險有關
兩性關係 / 男人幫175最新的研究進一步發現,脂肪在體內的特定分布可能扮演1個重要的因素。該項研究由哈佛大學研究團隊所執行,研究團隊透過電腦斷層掃描來分析受測男性的身體脂肪分布,並評估追蹤1,832名被診斷患有和死於攝護腺癌風險的冰島男性長達13年。 -
醫療科技再進化 尿液診斷攝護腺癌快速準確
癌症新知 / 攝護腺癌2983研究人員解釋,新型的PUR檢測法,不需要像之前透過PSA血液篩檢,或進行侵入式的切片檢查,只需要透過尿液就可以得知適當治療時機,且準確度相當高。 -
腎結石越小症狀越激烈 醫師警告大結石更危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772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李高漢表示,最典型的尿路結石症狀是腎絞痛,也有人會悶悶的腰痛或腹痛,甚至嘔吐,也有患者會出現血尿或尿路感染。然而症狀越嚴重並不代表結石越大顆,常常是越小的結石引起的症狀越激烈,較大的結石反而沒有症狀。 -
攝護腺癌根除術後 那話兒變短變軟需復健才行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250攝護腺癌不但嚴重危及男性健康,術後還可能嚴重打擊男性自尊,因為接受攝護腺癌根除手術,仍有超過一半以上病友面臨勃起功能障礙困擾,醫師提醒,如果能夠在術後拔掉尿管之際就開始接受陰莖復健療程,就能有效避免「變短、變軟、變不行」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