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油炸物
-
中西醫聯合抗癌 延長癌友壽命並非緣木求魚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574正記中醫診所陳瑞聲院長依據中醫學理指出,溼、熱、毒是導致人體臟器、經絡功能失調進而癌化的元凶。「溼」是淤積在體內,無法順利排導的水氣。「熱」是電腦、手機的電磁波等生活中的輻射,以及食物中的油炸物。而「毒」則為人體接觸化學物質、食用加工食品,服用藥物後,殘留在體內的毒素。一旦這些外在環境的溼、熱、毒進入人體,聚積不散、氣滯瘀結,就會導致經絡臟腑功能失常,最後形成「癌」細胞。 -
加工肉品致癌風險高 油炸食物更傷「心」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200當大家在為加工紅肉傷腦筋的時候,可別忘了很多人愛吃的油炸食物,其實也對健康不利,尤其是心臟。近期刊登在《循環雜誌》(Circulation)上的研究說明,常吃油炸食物與含糖飲料的人,和飲食健康的人相比,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增加了56%。 -
食藥署擬定:台灣2018年禁用反式脂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1反式脂肪來源有天然與人工2種途徑,前者存在牛隻等反芻動物中,而人工反式脂肪來自氫化植物油。氫化目的是為了增加油脂穩定性、耐高溫,一旦製程中氫化不完全,就會產生危害心血管健康的反式脂肪。 -
黑糖加熱含丙烯醯胺? 李婉萍:慎選不過量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361事實上,大多數含有胺基酸與醣類的食品,經高溫加熱後容易有梅納反應而產生丙烯醯胺,像是蛋糕、餅乾、薯條、油條、杏仁果,以及經過高溫熬煮的黑糖、紅糖,甚至將果糖加熱熬煮也會產生丙烯醯胺,所以應盡可能避免攝取這些食物。 -
食安危「雞」 網友最怕生長激素與抗生素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8意藍科技從國內85大討論區及9大社群媒體中調查雞隻、雞蛋及食安問題的討論串,調查結果發現五大危「雞」疑雲分別是:「雞屁股含有致癌物?」、「生長激素或抗生素通常注射在雞翅,而雞腳會囤積抗生素,所以要少吃雞腳、雞翅?」、「台灣的生長激素與抗生素用藥情形如何?」、「禽流感爆發應避免吃雞肉、雞蛋?」以及「有標章認證的雞肉真的比較安全?」等五大項。 -
胰島素治療會洗腎? 糖友迷思導致兩次命危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收治這位病患的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醫師表示,患者前來就醫時,糖化血紅素已逾10.9%,當時已因之前住院而稍瘦下來5公斤,建議施打胰島素。但經過幾次門診,患者心理仍相當抗拒,經過幾番利弊分析,雖然最後終於願意接受胰島素治療,但終究未能持續接受治療。 -
外食常見11大NG 《健康團膳指引》教你健康吃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108國人外食比例高,調查發現,我國國高中生外食比率極高,早餐約80%至90%、午餐85%至90%、晚餐及宵夜65%至70%。成人外食比率也偏高,早餐55%至65%、午餐47%至62%、晚餐27%至33%。 -
中醫抗癌消瘤湯 清退體內癌細胞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145從中醫的觀點來說,癌症的成因主要是濕、熱、毒造成人體的臟器、經絡功能失調。「濕」是水氣淤積在體內,無法順利排導;「熱」是各種生活中的輻射,例如:電腦、手機的電磁波,以及食物中的油炸物均屬之;而「毒」代表各種化學物品、加工食品和藥物殘留在體內的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