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療、標靶抗癌無效,別輕言放棄,中醫「消瘤方」輔助西醫治療,有效提升癌症治癒率。資深中醫師指出,消瘤中藥方可阻斷腫瘤的營養供給,腫瘤像氣球一般,若一直不給予打氣,自然會消掉。中西醫聯合治療是目前抗癌趨勢,成功挽救許多癌末病友,重拾治癒的信心。
正記中醫診所陳瑞聲院長依據中醫學理指出,溼、熱、毒是導致人體臟器、經絡功能失調進而癌化的元凶。「溼」是淤積在體內,無法順利排導的水氣。「熱」是電腦、手機的電磁波等生活中的輻射,以及食物中的油炸物。而「毒」則為人體接觸化學物質、食用加工食品,服用藥物後,殘留在體內的毒素。一旦這些外在環境的溼、熱、毒進入人體,聚積不散、氣滯瘀結,就會導致經絡臟腑功能失常,最後形成「癌」細胞。
西醫的癌症療法是將腫瘤切除,減少癌症對身體的危害,並透過放療、化療殺死癌細胞。然而,癌細胞賴以生存的人體環境卻沒有改善,以致癌症可能一再復發,讓癌症病人身心重創,失去治癒的信心,甚至放棄治療。
門診曾收治一位邱小姐,日前診斷出大腸癌末期,歷經手術、化療加上3個月標靶治療,皆未能有效控制,還不幸發現轉移到肝臟和肺部,醫師不得不建議,二次手術去除肝臟腫瘤。
病情瀕危的邱小姐,因在接受化療及標靶治療期間,服用中藥護髓解毒湯,有效免除副作用,於是再次求助中醫。在陳醫師的建議下,服用中醫消瘤方,輔助新化療藥物。中西醫聯合治療下,1個月後邱小姐的癌指數降低,6個月後做完化療,肺部腫瘤竟消失了,肝臟腫瘤也只縮小到宛如小米點。
陳瑞聲院長解釋,腫瘤就像一顆正在吹大的氣球,要想控制它,得先找到供氣的來源,並消氣使其縮小。而中醫消瘤方,能將全身血液、淋巴組織中的溼、熱、毒慢慢消除,減少癌幹細胞的養分供應,亦即西醫所稱的酸蛋白物質,最後使癌瘤縮小,癌細胞無法擴散轉移。
陳瑞聲院長強調,西醫可快速殺死癌細胞,立即治標,而化療後的副作用則可以中藥輔助化解。在中西醫合併治療下,癌友壽命再延長5至20年並非緣木求魚。針對化療效果不佳、容易復發或化療無效的病人,建議服用中醫消腫瘤方清邪火,可阻斷癌細胞養分,有效提升癌症治癒力,降低癌症轉移復發機率。
延伸閱讀
-
菜花病毒潛伏體內免疫下降易發病 中醫治療採外敷內用
兩性關係 / 愛愛這檔事1650中醫治療菜花有自己的一套方式,黃慶雲說明,中醫是以辯證論治、標本堅固的理念出發,採取外敷內用方法,內服藥中有1種藥物名為「莪朮」,有活血祛瘀、清熱解毒之效,可以增強人體吞噬細胞的吞噬反應,藉此去除病原微生物,讓身體更新修復,通常患者治療7天,就可以看到突出物脫落,但要痊癒需視個人的身體狀況而有不同。 -
「小滿」時節頭昏身體沉重感明顯 中醫養生少不了這帖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925中醫師吳宛容表示,「小滿」天氣比「立夏」時更濕、更熱、更悶,尤其雨量會明顯增加,人們經常會感覺體內的熱氣及濕氣悶住,散不出去,頭昏身體沉重感明顯。 -
吃清冠一號拉肚子?中醫分享3階段保健法 可緩解不適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79本土疫情持續延燒,連帶著,清冠一號也供不應求,就連許多未確診民眾也紛紛搶購囤貨,然多位中醫師們出面表示「清冠一號」藥性偏涼,並不適合當作未確診者的保健用途。 -
新冠疫情狂燒無症狀患者心慌慌? 中醫師傳授抗疫解方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088談起研製防疫茶原理,鄭愛蓮分享,傳統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意指當人體正氣足夠時,就不用怕任何干擾。而《傷寒論》中又將正氣稱為「衛氣」,是人體的首道防線,因此以此理論製作防疫茶。 -
印度香料「荳蔻」可能抗乳癌 癌症治療又添自然生力軍
癌症新知 / 乳癌1815荳蔻是一種原產於印度且常見的香料,在世界各地的許多菜餚中都有使用,現在有一項研究發現,荳蔻可能有助於戰勝最具侵襲性的癌症「乳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