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歧視
-
自體免疫失衡引發乾癬 患者需耐心治療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54143歲吳先生罹患乾癬2年,發病時滿臉通紅,有如關公,全身紅疹、脫屑、發癢,衣物摩擦病灶,引來刺痛,甚至襯衫滲血,相當恐怖。皮膚科醫師指出,乾癬屬於慢性自體免疫疾病,並不會傳染,患者務必耐心接受治療。
-
她長短腳遭歧視 主動要求寶貝做髖關節篩檢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181在台灣,每年有約300名新生兒患有「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幸運者也許會自動復原,但可惜的是大多數的寶寶可能因為家長的照顧方式不對,或是延遲發現,導致長短腿、跛行,甚至可能年紀輕輕就需置換人工髖關節、終身受退化性關節炎等長期病痛所苦。
-
突然呆滯、晃神、尖叫 有可能是癲癇症狀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6551根據流行病學統計,台灣約20萬癲癇病友,每百人約一人罹病,台灣癲癇醫學會莊曜聰理事長指出,癲癇並非精神病,也不會傳染,但大眾對癲癇的認知有限,以致病友在就醫及生活上遭遇重大挫折。 -
他28歲得巴金森病 罹病25年從絕望走向希望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2520台灣老化速度世界第一,不可輕忽巴金森病對於國人健康的威脅。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理事長、台大神經部吳瑞美教授指出,巴金森病為神經退化性疾病的一種,好發於6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
乾癬會傳染? 醫師:錯誤認知導致癬友遭歧視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423黃毓惠指出,許多患者以為乾癬是因為免疫功能太弱,聽信坊間偏方,進補過了頭,反而導致疾病惡化,就有患者花大錢購買靈芝和牛樟芝,但吃了之後,症狀卻越來越嚴重。部分患者因為脫屑發癢,想藉著泡熱水澡或溫泉把皮屑去掉,卻因熱水帶走更多皮膚上的油脂,使得皮膚更癢,病情惡化。
-
終結C肝 專家建議40至60歲民眾全面篩檢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059「病毒性肝炎是全球第六大主要死因」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會長簡榮南說,世界衛生組織提出「2030撲滅肝炎」的願景,目標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發生率下降90%、治療率達80%、B型及C型病毒性肝炎死亡率減少90%。 -
妥瑞兒遭歧視曾輕生 轉念後努力朝講師路邁進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70後來他學習與妥瑞氏症共存,改變心態,人際關係變好了,專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曾榮獲總統教育獎,目前就讀碩士班,計畫到美國攻讀博士。他利用課餘時間,擔任專業演講啟發講師,站在講台上,侃侃而談,態度大方,儘管仍有許多怪動作,但絲毫未減他的專業。 -
響應世界愛滋日 疾管署外牆點亮紅絲帶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377為了響應世界愛滋病日,疾管署首次在建築物外牆點亮巨型紅絲帶造型燈飾,從11月30日起每晚6時點亮紅絲帶,將持續一個月,呼籲全民重視愛滋及關懷感染者。截至今年10月底,我國新增愛滋病毒感染人數1936人,累積感染人數為3萬642人,目前存活人數為2萬5657人。分析愛滋感染者年齡,以25至34歲 (佔44%)最多,其次為15至24歲(29%),七成集中於15至34歲青壯年族群,不安全性行為仍是愛滋感染主因,達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