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輕的媽媽在寶寶出生後,主動向醫生提出要幫寶寶做「髖關節超音波篩檢」,因為她的髖關節發育不良導致長短腿,成長過程中跌跌撞撞,時常遭受旁人異樣的眼光、甚至是取笑的對象,希望能透過早期篩檢,確認寶寶是否有髖關節發育異常,不要讓孩子和自己一樣辛苦。
在台灣,每年有約300名新生兒患有「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幸運者也許會自動復原,但可惜的是大多數的寶寶可能因為家長的照顧方式不對,或是延遲發現,導致長短腿、跛行,甚至可能年紀輕輕就需置換人工髖關節、終身受退化性關節炎等長期病痛所苦。
其實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DDH)有黃金治療期,若是在出生後3個月內發現並治療,只需要穿吊帶矯正,治癒成功率可達九成;若是在3到6個月間發現,可能需要全身麻醉,進行徒手復位及包石膏固定;若更晚、甚至在開始行走之後才發現,就必須開刀復位、進行矯正截骨手術。
台兒診所小兒科醫師陳慧文指出,髖關節發育不良是一種在嬰兒時期,肌肉骨骼系統最常見的疾病,並非只有在出生時發生,在發展的各個階段,如果處置不當,也會造成髖關節發育不良。髖關節是連接骨盆及大腿的關節,由股骨頭與髖臼所構成,是人體相當重要的結構,髖關節鬆脫或結構異常,會導致脫臼、長短腿、終身跛行、及退化性關節炎等長期病痛。
陳慧文表示,髖關節發育不良好發於女嬰,常見於臀位生產的嬰兒、或是懷孕時胎兒受擠壓,例如,胎兒過大、羊水過少、多胞胎、第一胎等,以及過去有家族病史、出生後發現有斜頸、兩腿姿勢不對稱、膝後翻、前足內翻等肢體變形、或是出生後照顧方式錯誤(包巾包太緊、抱姿不正確)等狀況。其發生率約為1.5/1000,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多數人在經過復健後,能與正常人無異。
陳慧文建議,在寶寶出生滿3個月內,應進行髖關節超音波篩檢,讓有異常的寶寶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用正確的姿勢抱寶寶,要讓寶寶的雙腳維持放鬆、打開的姿勢,不要將寶寶的下肢包得太緊,或呈現伸直且包緊緊的姿勢,否則容易阻礙寶寶的下肢自然復原,而惡化為脫臼。
在2015年成立了「台灣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篩檢與品管系統」,主張由小兒骨科醫師訓練及督導有志改善DDH檢出率的小兒科醫師及相關醫護人員,組成篩檢小組,並力推「三層式篩檢」,第一級先由第一線醫護人員以理學檢查為主,篩檢出疑似個案;第二級再由小兒骨科醫師,或經完整髖關節超音波訓練的小兒科醫師以超音波篩檢進一步確認,最後再轉由第三級的小兒骨科醫師治療。
透過該三層式的分工系統,可以讓全台20萬名新生兒都能被有效率地篩檢,也能讓現有的小兒骨科醫師減輕負擔。
▲在寶寶出生滿3個月內,應進行髖關節超音波篩檢,讓有異常的寶寶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圖/ingimage)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