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植物人
-
打呼不等同呼吸中止 上呼吸道重建為健康把關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35鼻腔呼吸道是由鼻中膈和上、中及下共3個鼻甲所構成,許文龍解釋,鼻孔是呼吸道結構中空氣主要進入的通道,當鼻腔呼吸道異常時,進入的空氣量就會減少。再者,空氣進入的第2個關卡是喉嚨,當身體躺下來後軟顎又往下掉,就等於門又關住了,2個通道都不通暢時,嘴巴就會打開,舌頭自然往後擠,容易堵住氣管通道,長期下來就會造成呼吸中止。 -
3度中風癱瘓患者 非侵入性技術助成功站立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4162臺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部神經復健科主任蔡泊意指出,腦部動靜脈畸形所造成的腦溢血中風,必須在中風半年後積極復健,如果能夠持續復健,1年後則能到達穩定狀態。以王先生為例,發病住院後接受神經調控高速顱外磁刺激術,結合藥物及復健,包括腦壓及藥物調整、肺部復健拔除氣切管、張力控制、肌力訓練以及整合復健療法。 -
為求尊嚴善終 她與媽媽共簽預立醫療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8615謝爸爸生前住院時,求生意志堅定,向醫師表達願意接受積極治療,也選擇了氣切,但最後卻在極端痛苦下,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這令家人相當不捨與難過。為此,他的另一半與女兒決定不要走這一遭,簽署預立安寧緩和意願書。 -
台俄間質幹細胞實驗室 於台中科學園區啟動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4562以俄羅斯幹細胞療法為主要技術轉移的「間質幹細胞(MSC)實驗室」,正式在台中科學園區啟動,促成台、俄醫療交流研究細胞治療的寶生堂生技公司指出,這座實驗室除致力發展台灣間質幹細胞的醫療研究,提供自體幹細胞儲存服務外,未來將透過一系列幹細胞新藥臨床試驗,培訓MSC專家與建立治療專屬醫院。 -
病人自主權利法即將上路 強制醫療不再是唯一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3「病人自主權利法」將於108年1月6日正式上路,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副總院長黃遵誠指出,這是以病人為主體的醫療法規,希望病人享有知情、選擇與決定的醫療自主權利,且在特定的條件下,可以拒絕維持生命治療與人工流體餵養。 -
病人自主權利法讓生命有尊嚴 3步驟預約善終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5296不管這輩子活得多精彩,人人都希望能「善終」。60多歲張女士,日前因小中風住院,目睹病房裡的生離死別,充滿了病苦與無奈,又想起過去嚴重失智臥床多年的先生臨終前的慘狀,她希望自己能有尊嚴地走完這輩子,醫師指出,傳統社會氛圍避談死亡,以致真正面對時顯得不知所措,或來不及與家屬溝通,造成諸多遺憾,而即將上路 -
衛福部公布病主法細則 病人可放棄維生醫療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721《病人自主權利法》將於108年1月6日正式施行,為使該法能順利如期實施,衛生福利部於107年10月3日發布《病人自主權利法施行細則》及《提供預立醫療照護諮商之醫療機構管理辦法》等配套法規,釐清相關疑義與執行細節規定,包括末期病人、不可逆轉昏迷、永久植物人狀態或極重度失智等4類得實施預立醫療決定之臨床診斷標準。 -
病主法明年上路 預約善終不是夢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555為提升民眾對於器官捐贈、安寧療護以及預立醫療自主的認知,台北慈濟醫院自8月6日起舉辦為期1周的宣導活動,透過溫馨的宣導短劇和影片,讓民眾了解器官捐贈、安寧療護以及明年初即將施行的《病人自主權利法》,民眾與家屬可先向醫療團隊進行諮商,事先立下書面決定,當生命進入末期及其他特定臨床條件時,能選擇接受或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