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暈厥
-
突然心悸冒冷汗 檢查揪出心肌肥厚病因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958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志偉表示,像陳先生這樣的患者實屬罕見,必須透過多方檢查,才能找出病因,當他一開始被送到急診時,以心律不整表現,心電圖呈現心室頻脈,也就是致命性最高的心律不整,經電擊讓患者的心率恢復平穩後,又懷疑是因患者的心臟血管受阻塞所致,便立刻送往心導管室檢查。 -
夏日戶外工作潛藏危機 慎防熱傷害威脅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02台北慈濟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賴育民指出,台灣地區每到夏季,有許多因職業或戶外活動導致「熱傷害」(heat illness,又稱熱病)的案例。台灣屬海島型氣候,在夏季慣有的潮溼與悶熱,會使人體排汗蒸發散熱的功能減低,容易引發熱傷害,因此,不論是工作或是休閒活動時,都要留意熱傷害帶給身體的潛在威脅。
-
老人家不吹冷氣忘記喝水 全身無力被「熱」壞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319急診部急診內科主任侯重光表示,衛福部熱傷害急診就醫統計對象為中暑、熱痙攣等重症患者為主,如果加上熱傷害輕症,就醫人數一定呈倍數成長,幼兒、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高風險族群應提高警覺。
事實上,疾病管制署「即時疫情監測及預警系統」通報急診就醫資料,監測醫療院所僅180家,並未涵蓋所有醫療院所,無法反應真實反映出全國熱傷害就診人次。 -
沒用餐就吃降血糖藥物 嚴重低血糖險成植物人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158台中慈濟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徐盛邦指出,糖友應該多瞭解藥物調整方法,並注意徵兆,避免低血糖。血糖一旦過低,全身器官,尤其是中樞神經系統,均會產生問題,帶來致命危機。 -
定期做好乳房篩檢 不讓乳癌有機可趁
癌症新知 / 乳癌3353乳癌好發於45至69歲女性,為我國婦女發生率第一位的癌症。有鑑於此,國民健康署補助45至69歲婦女及40至44歲具乳癌家族史婦女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然而全國乳癌篩檢率僅38.5%,主要是婦女害羞、怕痛而忽略篩檢的重要性,延誤了治療黃金期。
-
先天心臟病續發肺動脈高壓 男碩生坐著都會喘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511台灣兒童心臟學會理事長暨中華民國心臟病兒童基金會執行長王主科醫師指出,肺動脈高壓五大症狀為喘(活動時呼吸困難)、咳(咳嗽)、血(咳血)、腫(下肢水腫)、暈(暈厥或頭暈)。 -
熱浪來襲消暑3寶 國健署教你清涼一夏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955最近氣候高溫炎熱,一不小心,就可能引發中暑、熱暈厥、熱痙攣、熱衰竭等熱傷害,國健署提出預防熱傷害3要訣:「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 -
猝死前毫無警訊? 研究:一個月前有徵兆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988所謂心因性猝死,通常會在發作的10分鐘死亡,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患者存活下來,這算是一種心臟病。以心因性猝死而言,平常若出現一些心臟病的潛在徵兆症狀,包括氣促、胸悶、心悸和暈厥等,這些有可能就是身體發出來的猝死警訊,如果出現這些徵兆,務必要趕緊做檢查,以免發生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