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昏倒
-
遺傳性馬凡氏症侯群 婦人爆血管險猝死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928蘇姓婦人去年母親節前一天吃早餐時突然昏倒在地,送到台中慈濟醫院急診時,血壓低到只有61/42,人已經休克,醫護急救時發現蘇姓婦人左側主動脈血管直徑10公分,比正常2到3公分大了3到5倍,等於是原來面積的10倍。台中慈濟醫院心臟外科余榮敏主任接手開刀,緊急放入主動脈支架,並修補主動脈破裂的地方,終於穩住病況。 -
天冷吃鍋要通風 慎防一氧化碳中毒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910衛生福利部食藥署北區區管中心員工日前在忠孝東路5段「北平為福樓餐廳」2、3樓舉辦聚餐活動,期間有人相繼發生不適、頭暈、無力、昏倒等狀況,同行員工機警發現後,主動通知消防救護。 -
心臟衰竭認知不足 九成民眾以為沒救了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942心臟基金會透過網路調查全台349位40歲以上的受訪者,高達九成的人認為,一旦經診斷出心臟衰竭就等於被宣告死亡,但也有六成七的民眾低估心臟衰竭的危險性。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葉宏一教授表示,因心臟衰竭死亡的大多為65歲以上年長者,任何心臟疾病皆可能惡化為心臟衰竭,應養成對心臟衰竭的正確認知,積極治療才能有效提升疾病存活率。
-
救命「植入式去顫器」 應與手機保持距離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9廖朝崧表示,治療猝死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儘快對心臟進行除顫,也就是以電擊心臟方式來去除「心室纖維顫動」的現象,恢復心臟的跳動,將血液輸送至全身。 -
做好血糖控制 糖友小子也有快樂童年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4為了妥善控制思筠的血糖,媽媽每天到校替她測量血糖、打針和測量午餐食物份量,順利走過近5年每天與糖尿病和平共處的日子。全家用行動證明,只要控制好血糖,不但可以避免糖尿病的併發症,如視網膜、血管、神經及腎臟病變,而且能和其他孩子一樣,活得多采多姿。
-
低溫療法挽救猝死病患 健保署7月1日起給付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6969衛生福利部6月24日舉辦「部醫聯盟愛心"紅"不讓」記者會,邀請由所屬醫院從死神手中搶救回來的病患及家人現身分享,慶祝重獲新生。部立桃園醫院創傷團隊主任謝義山表示,在看到昏迷病患張開眼睛時,那一瞬間的感動,忘記了所有辛勞。 -
活動假牙藏危機 恐導致營養不良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038門診曾遇過老人家,認為自己來日無多,不想花錢做植牙重建咬合,而把錢花在流質營養品。事實上,維持牙齒良好咀嚼能力,是為健康把關的第一要務。營養不良的老人與其一再找消化科醫師協助,不如找牙醫師整好牙,才是根本之道。 -
關懷第1型糖尿病 衛教童書破除三大錯誤迷思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62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院長彭慶添解釋,第1型糖尿病又稱為「兒童型糖尿病」,常因為胰臟無法正常分泌胰島素,導致體內酮酸中毒昏迷送醫後才發現有異。大多發生在兒童及青少年,一旦確診後須終身補充胰島素讓病情穩定下來,對病童及父母往往造成相當大的震撼。因此,在心理上及家庭、學校生活的調適比起第2型糖尿病更費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