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植入式去顫器」 應與手機保持距離

1851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
植入式去顫器
▲廖朝崧建議,患有心律不整或無法由藥物控制心律問題的高風險患者,經醫師診斷評估後,應該裝置「植入式去顫器」(ICD)。
fiogf49gjkf0d

某知名音樂人於購物時突然昏倒,疑似心臟病發猝死。一名年輕科技新貴參加國道馬拉松時半途猝死。偵查隊副隊長在運動時昏倒猝死,台大醫學院醫學系教授廖朝崧指出,國內猝死發生率逐漸升高,且有年輕化趨勢。

廖朝崧表示,治療猝死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儘快對心臟進行除顫,也就是以電擊心臟方式來去除「心室纖維顫動」的現象,恢復心臟的跳動,將血液輸送至全身。

至於急救用醫療器材,除了大家熟知的自動體外去顫器AED,廖朝崧建議,患有心律不整或無法由藥物控制心律問題的高風險患者,經醫師診斷評估後,應該裝置「植入式去顫器」(ICD)。

廖朝崧說明,植入ICD進行治療時,患者的感受會依電流大小及患者的身體反應而定,輕則沒感覺,重則如同胸口被重擊了一下,胸口和上臂的肌肉會不自主收縮,如同受到驚嚇一般。

如果去顫器發揮作用時,恰好患者觸碰到他人,對方只會感到輕微電擊,但不會造成他人的傷害。患者因電擊所造成的不適,一般也只會維持短暫的時間,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廖朝崧提醒,患者植入ICD後,應妥善保存識別卡,詳閱說明書。患側手臂術後一週內勿舉高超過肩膀,一個月內避免手部劇烈運動或提重物超過4至5公斤,定期回診以確保去顫器運作正常。

患者使用一般家用電器如微波爐、收音機、遙控器並不影響ICD功能,但須注意手機應保持15至30公分距離,至於容易產生強力磁場的物件,如立體音響喇叭、除草機、電鑽,應該遠離30公分以上。

此外,患者在接受任何醫療診治前應主動告知醫師有植入ICD。通過機場安檢系統前,宜先告知安檢人員,並出示「識別卡」,以正常的步伐通過安檢門。若感到暈眩或心跳加速,應速遠離安檢系統。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