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療法挽救猝死病患 健保署7月1日起給付

6582
【NOW健康 黃靖芳/台北報導】
醫療儀器
▲由於該患者腦部缺氧過久,部立桃園醫院創傷團隊評估後,決定施以低溫療法,希望將神經損傷降至最低。(圖/ingimage)

日前一名罹患遺傳性心律不整疾病的30多歲女性,因突然昏厥被送至部立桃園醫院急診室,但到院前已無心跳、呼吸,被診斷為到院前死亡,大腦缺氧半個多小時,但在創傷團隊合作下,透過低溫療法,成功挽回她的生命,大幅降低腦部損傷症狀。

衛生福利部6月24日舉辦「部醫聯盟愛心"紅"不讓」記者會,邀請由所屬醫院從死神手中搶救回來的病患及家人現身分享,慶祝重獲新生。部立桃園醫院創傷團隊主任謝義山表示,在看到昏迷病患張開眼睛時,那一瞬間的感動,忘記了所有辛勞。

謝義山說明,該名女病人罹患家族性心臟病,兒子曾因心律不整而險些喪命,日前她突然昏倒,緊急被送來急診,但抵達醫院之前,卻已無心跳、呼吸,腦部缺氧超過半個多小時,屬於到院前死亡。

謝義山指出,如果大腦缺氧時間過久,乳酸就會堆積在腦部組織,以致腦壓增加,壓迫腦組織,如未妥善治療,即使搶救回來,病患常留下無法彌補的神經損傷與肢體障礙,影響生活品質,需旁人照護。

由於該患者腦部缺氧過久,部立桃園醫院創傷團隊評估後,決定施以低溫療法,希望將神經損傷降至最低。謝義山指出,醫療人員在她身體貼上低溫貼片,讓原本體溫37度降至31度上下,時間長達48小時。

謝義山表示,低溫療法除了提高存活率之外,還能抑制乳酸堆積在腦部,降低腦壓,減少神經損傷。女子經過二天的低溫治療後,已逐漸康復,神經損傷症狀輕微,日後不影響生活自理能力。

健保署將於7月1日起給付低溫療法,適用對象為到院前死亡的心律不整患者,可望挽救更多心律不整、心臟亂放電的急重症患者。目前國內各大醫院急診室均具備低溫療法能力,以降低猝死病人腦部損傷,但病人則自費5至10萬。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