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早期肺癌
-
晚期肺癌 每4人就有1人合併腦轉移
癌症新知 / 肺癌4477據統計,確診為晚期肺癌的病人中,每4人就有1人合併腦轉移,出現注意力變差、記不住事情、記憶受損、頭暈頭痛等類似失智的症狀。醫師提醒,40歲以上民眾應該定期接受低劑量胸部斷層掃描,如胸悶、久咳不癒,務必積極就醫。 -
肺癌致死率高 冷凍微針提升患者存活率
癌症新知 / 肺癌7053國泰綜合醫院胸腔外科顏銘宏醫師表示,早期肺癌以非小細胞肺癌中的鱗狀上皮細胞癌為主,此類型肺癌與抽菸關係最為密切,因此以男性、有吸菸習慣的患者居多。近幾年,由於空氣汙染問題加重,肺腺癌已成為肺癌中最常見的類型,約佔肺癌總人數中的6成,肺腺癌的成因有遺傳、家族病史、空氣汙染、油煙等,其中又以空氣汙染最為嚴重。
-
晚期肺癌標靶治療 副作用差點讓她喘不過氣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657據統計,癌症數十年來位居我國十大死因之首,而肺癌為十大癌症死亡率的第一位,主因為早期肺癌並無明顯症狀,超過七成患者確診時已屬於晚期肺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血液腫瘤科主任鄭企峰指出,傳統化學治療對於晚期肺癌的治療效果不佳,且容易出現噁心、嘔吐、腹瀉、掉髮、食欲不佳等副作用。 -
台北101點亮「世界肺癌日」 醫病攜手戰勝肺癌
癌症新知 / 肺癌3574根據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國內肺癌患者有七成四發現時已為晚期,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秘書長何肇基醫師表示,早期肺癌不易發現,但到晚期一旦浸潤、壓迫或擴散,會使病人呼吸困難,產生背痛、胸悶等症狀,會大幅降低存活率。呼籲有家族病史、抽菸或長期接觸空氣汙染、油煙、化學物質或是曾有肺結核等其它慢性肺炎患者,應定期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
早期肺癌雷射精準切除 新技術結合機械手臂
癌症新知 / 肺癌4461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趙盈凱表示,傳統外科治療切除早期1公分以下腫瘤,過程繁複,術前須先斷層掃描攝影室多次定位,再回到病房,等待開刀房通知。 -
檢測早期肺癌 醫師:X光片效果不彰
癌症新知 / 肺癌4426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顧問醫師蔡俊明說,若僅照胸部X光片,腫瘤要大到一定程度,才檢查得出來;此外,從X光片判斷癌變組織容易產生盲點,如長在中央區的腫瘤易被血管、支氣管等組織擋住;長在周邊區的腫瘤則易被橫膈或肋骨擋住,所以病人若想透過X光確診,往往已是中晚期,不但預後不佳,也幾乎很快就走到生命盡頭。 -
胸腔鏡配合標靶治療 提高肺癌患者存活率
癌症新知 / 肺癌3529過去肺癌的整體治療方式考量,侷限於「不能開刀就只能化療」或「化療患者沒機會開刀」等傳統思維。不過,近年來隨著化療藥物進步,特別是標靶藥物健保給付,再配合微創式的精準切除腫瘤手術,大大改變並延長肺癌患者存活期間與生活品質。 -
肺癌奪命最凶 冷凍微針精準消滅癌細胞
癌症新知 / 肺癌5302國內外的專家臨床治療發現,冷凍微針治療可精準消滅肺部的腫瘤,無需切除正常肺部就能消滅癌細胞,對於部分無法進行手術、化療或身體狀況不允許的肺腫瘤病患,提供一線生機。中榮早於2011年即引進冷凍微針治療腎細胞癌的病患,並與各國醫界進行交流,積極發展介入性治療,提供主訴各異的病患客製化的治療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