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早期治療
-
最多國人罹患的癌症! 「久坐不動」增大腸直腸癌風險
癌症新知 / 腸癌4397根據衛福部統計,大腸直腸癌是台灣最多人罹患的癌症,平均約31分鐘就有1人被診斷為大腸直腸癌。醫師提醒,要遠離危險因子,少吃紅肉、避免久坐不動,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早期發現並治療,大腸癌是治癒率很高的癌症。 -
老母親因尿毒症洗腎確診多囊腎 遺傳給兒子40歲就發病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18314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高治圻說,多囊腎是一種自體顯性遺傳性疾病,其形成與遺傳密切相關,若父母帶有多囊腎基因,會有一半的機率遺傳給孩子,當孩子帶有這個基因時,則有極高機率多囊腎發病。因此,只要有多囊腎家族史,包括父母、兄弟姊妹,甚至是叔叔伯伯們有多囊腎,就屬於高危險群,建議定期做檢查。 -
講座報名/健檢不可忽略心臟檢查 當心「猝」不及防!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536幾乎許多人都有遇過心悸、或是胸口刺痛了一下的狀況。心臟若發生問題,換心機率微乎其微,如果突然發生心肌梗塞未即時搶救,恐怕出現後果不堪設想,唯有定期檢查,確定心臟健康狀況,才是把疾病風險降至最低的好作法。 -
乳癌患者每36分鐘多1人 國健署納第5期癌症防治計畫
癌症新知 / 乳癌3903立委邱志偉指出,乳癌已連續數年成為我國女性好發癌症第1名,平均每36分鐘就有1名女性罹患乳癌,乳癌發生年齡也比歐美年輕。且根據衛福部的統計,診斷年紀較輕發生於40到49的乳癌多為惡性且預後情況較差,建議國健署將現行乳癌X光攝影補助年齡從45歲下修至40歲。放射線醫學會理事長邱宏仁也補充,數據顯示,有接受篩檢的乳癌患者與無篩檢的患者相比,確診晚期的比例明顯較低。 -
女性更年期後突變胖!婦癌風險增加 醫示警當心卵巢癌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3978不少女性步入更年期後,體重不受控制,扶搖直上,但醫師提醒,「肥胖」與多種癌症有關,熟齡女性如果過胖,將提高乳癌、卵巢癌等婦癌風險。更年期後,仍須好好控制體重,如果莫名變胖,務必提高警覺,接受進一步檢查。 -
30年老菸槍喉嚨沙啞又背痛 竟是肺癌侵噬腰椎骨造成
癌症新知 / 肺癌3588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戴芳銓表示,「抽菸是肺部最大殺手」,建議若是有抽菸、家族史,以及接觸致癌物質的成人,應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
退化性關節炎好發族群不只老人 醫曝這5類人尤其當心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901退化性關節炎並非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如果不好好保養,當心膝蓋恐加速退化!醫師表示,很多人誤以為退化性關節炎是隨著年紀自然退化,或是只有使用過度才會產生的疾病,事實上,年輕人若遭遇意外傷害、經歷重大手術,或是帶傷運動等不當的使用,也可能造成膝蓋提早退化。 -
「酒糟」竟是蟲蟲爬上臉 玫瑰斑常見4類型你是哪種?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3978每年4月為國際玫瑰斑月(Rosacea Awareness Month),今年台灣青春痘暨玫瑰斑協會為了響應國際玫瑰斑月並加強全國民眾對於玫瑰斑的認識,特別製作玫瑰人生真實影片,並邀請知名主播劉涵竹擔任玫瑰斑宣導大使,呼籲民眾重視玫瑰斑問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