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控制血壓
-
6歲兒高血壓 恐為惡性腫瘤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060成大醫院小兒心臟科主治醫師謝旻玲說明,男童無高血壓家族史,心臟檢查雖發現有心臟肥大情形,但卻無主動脈弓狹窄問題,然腎臟檢查卻發現有腎血管亂流,及右腎動脈狹窄的狀況,為避免日後必須長期用藥控制血壓,造成生活不便,因此採取手術加以根治。 -
景物突變形 當心黃斑部病變致失明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167眼科醫師表示,黃斑部病變好發於50歲以上民眾,但許多老人家常將之誤判為視力老化現象,錯失就醫黃金時間。嚴重的黃斑部病變會導致失明,建議應及早就醫,以免視力持續惡化。 -
運動後量血壓 六旬男性險延誤就醫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18為響應世界高血壓日,高血壓學會公佈民眾量血壓常見的8個錯誤習慣,並提出簡單好記的「一量二記三服藥,控制血壓一定要」控壓口訣,提醒高血壓患者要作好「量血壓」、「記錄血壓」、「按時服藥」三步驟,缺一不可。 -
老農插秧歪斜 元兇為黃斑部病變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1948亞東醫院眼科主治醫師許詠瑞表示,2008年台北榮總發表的石牌眼科調查發現,65歲以上每10人就有接近1人罹患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如今國內人口逐漸步入高齡化,估計約有近26萬的長者可能有黃斑部病變的危險。
-
趙舜輕忽三高問題 併發慢性腎病悔不當初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8國民健康署副署長游麗惠指出,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等三高,不僅造成慢性腎臟病的原因之一,也是慢性腎臟病的併發症。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的民眾應依照醫師處方正確用藥,妥善治療,才不會因為長期三高問題傷害腎臟健康,走上洗腎之路。 -
三高患者應控制血壓血糖 以防腎臟病變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458每年3月第二個星期四為「世界腎臟日」,為提高國人對腎臟健康的重視,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台灣腎臟醫學會及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計畫於今年3月16日星期日下午,於臺北市花博公園花海廣場舉辦2014世界腎臟病日「愛腎護腎 健康一生」園遊會。 -
國人10大死因 半數與高血壓相關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881臺大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暨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會長曾春典醫師表示,中老年人常見的心臟疾病包括高血壓 心臟病、冠狀動脈心臟病、冠心病、心臟衰竭、心律不整、心肌梗塞等。心臟是高血壓最常破壞的器官,一旦高血壓未經適當治療,大多會演變成「高血壓性心臟病」,並導致冠狀動脈疾病。 -
婦人大量排汗休克 竟罹患罕見嗜鉻細胞瘤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1944兩個星期流的汗,可以用幾公斤來算!許女士回想去年5月中旬發病過程,仍心有餘悸,因為全身盜汗,剛換上的衣服沒多久又濕透,毛巾更是不離手,連續兩週下來,食慾差、加上大量出汗,嚴重脫水,在浴室昏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