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10大死因 半數與高血壓相關

1748
【文/編輯部;專業諮詢/臺大醫院心臟內科主任 曾春典醫師】
曾春典醫師
▲曾春典醫師提醒,高血壓患者若是放血壓不管,可能會引起心臟梗塞、腎臟衰竭及阻塞性血管疾病,增加猝死風險。

 高血壓是每個人都不得不面對的疾病,即便55歲時血壓正常,終其一生仍有高達9成的機率罹患高血壓。而高血壓患者若無法妥善抑制血壓,則會誘發如腎臟、心血管、中風等可怕的併發症,因此有人形容高血壓為致命的隱形殺手。

 根據統計,民國100年的國人10大死因中,高血壓性疾病雖然位居第9位,但與其高度相關的心臟疾病及腦血管疾病卻分別高居第2、第3位,而心臟病的另一個危險因子糖尿病則在第4位,至於同樣與高血壓高度相關的腎臟疾病也位在第10位。10大死因中,光是與高血壓有關連的就有5個,占了半數以上,相當驚人。

放任高血壓不管 恐增猝死風險

 臺大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暨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會長曾春典醫師表示,中老年人常見的心臟疾病包括高血壓 心臟病、冠狀動脈心臟病、冠心病、心臟衰竭、心律不整、心肌梗塞等。心臟是高血壓最常破壞的器官,一旦高血壓未經適當治療,大多會演變成「高血壓性心臟病」,並導致冠狀動脈疾病。

 高血壓會使血管壁承受較大的壓力,因而造成動脈硬化狹窄,引起心絞痛甚至心肌梗塞等疾病發生。高血壓常令左心室負荷加重而變得 肥厚、擴大,造成心臟無力,嚴重者甚至會導致心臟衰竭。

 動脈硬化症的危險因子包括年齡大、男性、高血壓、抽菸、膽固醇過高、糖尿病、肥胖、不活動、精神及社會壓力、尿酸過高以及家族病史等。一旦放任高血壓不管,就會引起心臟衰竭、腦中風等血管病變,持續置之不理,就會進一步引起心臟梗塞、腎臟衰竭及阻塞性血管疾病,增加猝死的風險。

長效型藥物有助抑制血壓

 高血壓是可被改善的心臟病危險因子。一般高血壓的治療目標是將血壓控制在140/90 mm Hg以下,糖尿病患者控制在130/85mm Hg 以下,輕度腎衰竭患者(尿蛋白<1g/ 天)控制在130/85mm Hg以下,中重度腎衰竭患者(尿蛋白>1g/ 天)則控制在 125/75mm Hg以下。

 一旦確診為高血壓,患者就必須接受藥物治療,而控制高血壓的藥物宜選擇長效型較佳,每日1次,小量開始,日後再慢慢調節劑量。很多病患,尤其老年人一星期中至少會忘記服藥1次,建議選擇1天服用1次的藥物,如長效鈣離子阻斷劑。值得一提的是,患者應於每日固定時間吃藥,即使身體沒有任何不適,也都要持續服用,切勿自行調整藥量。

 假若吃藥後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要先找醫師討論再進一步調整,千萬不要自己隨便停藥,因為不規則的服藥或自行停藥所引起的血壓變動,更容易增加潛在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控制血壓 飲食生活多管齊下

 日常照護上,高血壓患者應隨時注意自身是否有持續感到胸悶,及左側胸部疼痛或緊縮,呼吸困難、呼吸急促、喘不過氣、頭暈、頭重腳輕、心悸、盜汗、噁心及不明原因的疲勞等症狀,一發現可疑狀況,務必立即就醫診斷。

 高血壓患者飲食應重攝取與消耗熱量平衡,不暴飲暴食,少吃脂肪類,建議減少為總熱量的30% 以下,尤其是飽和脂肪應少於總熱量的10%。適量攝取榖類、水果、蔬菜,避免高鹽分食物,每天補充足夠的水份。至於每日熱量攝取低於1000大卡者,則需額外補充維生素與礦物質。

 此外,患者應避免激烈運動或過度使力,例如便祕解便、拿重物等。避免沐浴過熱或時間過久,尤其是洗溫泉時需特別留意。盡量保持心情放鬆愉快,避免情緒過度激動,常保血壓穩定,就能有效遠離心血管疾病的威脅。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