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情緒管理
-
「超商浩克」的誕生與用藥有關? 精神科醫師揭密成因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722近期廣受各界關注的社會新聞是:有位壯碩的男子,疑似在超商買不到想要的商品而暴怒,破壞貨架並且驚動警方,被稱呼為「超商浩克」;而他也被起底為健美選手。精神科醫師提到,部分運動員會使用類固醇增加肌肉與運動表現,但類固醇的眾多副作用中,情緒波動大是其中一項。 -
體罰藏暴力循環風險! 家扶:3成學童不知為何被體罰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860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禁止體罰兒童,在日韓修法明定禁止父母體罰後,台灣也將跟進並於近期公告民法修正草案。家扶基金會調查兒少對父母體罰看法,在3月21日公布《兒少對父母教養的看法》報告,顯示學齡階段在小學的兒少遭父母體罰比例高,甚至有3成表示父母不會告知體罰原因,7成認同體罰會讓親子關係變差,近8成認為會對自己身心造成傷害。父母教養影響兒少人格發展,體罰的速成式教養策略,無形中卻犧牲了「親子關係」和「兒少健康」,更潛藏暴力循環風險。家扶基金會「用愛包圍計畫」代言人林宥嘉,持續關注兒少保護議題,同理家長在教養子女上的每一分努力,呼籲用合宜的管教方式才能正確傳達父母的愛,而社會大眾一起加入關注、用愛包圍。 -
脫下口罩見人擔心有「容貌焦慮」? 精神科醫師給建議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667在經歷大約3年的疫情後,我們總算要揮別邋遢與素顏,脫下口罩見人了。不過這就造成了新問題:「容貌焦慮」。近期隨著小紅書或抖音等社群平台興起,加上脫口罩的日子到來,女性要開始化全妝,不能只畫上半臉;男性也要開始刮鬍子,不少人開始擔憂在青少年或大學生等人出現容貌焦慮。 -
3C「育兒神器」恐助長惡視力 爸媽拿回主控權有妙招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797面對科技產品普及的數位時代,3C螢幕產品成為父母安撫孩子的「育兒神器」,忙碌時面對孩子的要求或吵鬧,不得已提供3C螢幕產品,但您知道嗎? 3C保母正默默侵襲孩子的視力。為使家長不再糾結,國民健康署特別編製《手機還我 孩子不哭》手冊,邀集專家針對家長最常用3C育兒的情境,傳授正確、創意且有效的育兒妙招,幫助現代父母解決苦惱的3C育兒難題,為孩子視力健康把關。 -
企業防疫也防「鬱」 董氏設計舒壓體驗課轉換情緒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033根據美國非營利組織The Kaiser Family Foundation 4月發表的《新冠肺炎對心理健康和物質使用的影響》調查指出,失業及缺乏收入保障者與憂鬱、焦慮、物質使用提高的機率有高度關聯,隨著失業率上升及經濟衰退,自殺人數也可能會上升。 -
孩子玩手遊無法自制暴怒他人 恐網路遊戲障礙症作祟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996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表示,科技技術不斷提升,人手一機已經成現代人生活趨勢,過度依賴或沉迷也會造成許多後遺症。2018年6月,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宣布將「網路遊戲障礙症」納入精神疾病,因為這疾病不但影響個人身心健康,也會衍生出家庭及人際關係衝突,嚴重可能造成社會安全隱憂,但是要確診此病非常不易,需要有長達1年的症狀表現,很容易讓患者及身邊的人輕忽。 -
憂鬱人口比想像中更多 你也是其中之一嗎?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986台灣憂鬱症盛行率約占總人口的8.9%,有200萬人符合憂鬱症狀,絕大部分憂鬱患者擔心自己被貼上標籤,或有藥物副作用而逃避就醫。專家建議,如果發現自己有憂鬱傾向,可透過非藥物方式調整情緒,有機會跳出憂鬱漩渦。 -
博愛Family House支持網絡平台 為長照家庭成立「歇腳亭」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495「博愛Family House」支持網絡平台,是醫療財團法人羅許基金會羅東博愛醫院長期照顧中心為照顧者們所成立的「歇腳亭」,讓照顧者在團體互動中放鬆並找回能量,為黑暗長路燃起1盞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