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心理衛生中心
-
六都心理健康調查 逾半民眾有過諮商經驗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725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董氏基金會今年以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及高雄市六都18歲以上民眾為調查對象,結果發現,72.8%受訪者「不知道」縣市設有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有65.3%則「不知道」相關心理健康服務機構。受訪者覺得在台灣心理或精神疾病「有」被汙名化,佔53.2%;有62%受訪者「贊成/非常贊成」將心理或精神疾病去汙名化。 -
職場新鮮人壓力大? 學習建立舒壓解憂管道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588為提醒民眾定期檢視憂鬱情緒及建立運動紓壓習慣,董氏基金會與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等單位自 2000 年起,將每年10月第2個星期六訂為憂鬱症篩檢日。今年配合世界心理聯盟提出「職場心理健康」主題,將主軸訂為「關懷職場新鮮人心理健康」。 -
擁有樂齡生活 老友影響力更勝家人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361研究者以兩項調查結果進行回顧分析,第一項調查從一百多個國家中挑選271,000名15至99歲受試者,了解其有關友誼、家庭、健康、快樂和滿足感的想法,結果發現,認為友情與家人很重要的參與者,較不認為者更快樂、滿足及健康,且友情的影響力隨年齡上升,50、60歲時友情的影響力將達高峰,之後便持續維持。 -
失眠、惡夢易導致自殺 睡得好有助改善情緒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086 -
年長者體悟人生百態 以接納取代焦慮與憤怒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613根據刊載於2017年9月《大家健康雜誌》引述《人格與社會心理期刊》的研究表示,該研究以340名21至73歲、近期經歷緊張生活事件的參與者為對象,評估其接納度,追蹤其負面感受、面對實驗室壓力誘導的身體反應、每日生活的負面經驗,以及在6個月後追蹤其負面情緒的呈現狀況。 -
想念對方如何表達? 女性較被動且緊張不安
兩性關係 / 女人幫3637為了探討大眾和想念的人之聯繫現況與情緒間的關聯,董氏基金會與遠傳電信透過線上問卷調查,發現雖然手機、線上通訊軟體越來越普及,但普羅大眾的人際關係卻似乎越來越疏離。
-
兒時肥胖要當心 恐增終生重度憂鬱症機率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654該研究由荷蘭自由大學醫學中心進行,受測者共889名,平均年齡75歲。研究者先讓受測者接受評估,了解受測者目前是否有憂鬱症狀或過去是否曾罹患重度憂鬱症,再以學校過去的記錄做對比,了解受測者8至13歲時的身高和體重資料。
-
男人有苦口難開 長期憂鬱不願求助加重病情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220該篇研究以125位成年澳洲男性為對象,為期15周,以此期間所填寫的前、後期問卷資料進行分析,探討憂鬱症狀期間與求助態度的關係。全部分成無憂鬱情緒及長期憂鬱等4組,問卷評估包括這兩周是否有憂鬱情緒、是否曾接受治療及其治療類型、求助障礙量表(BHSS)等;結果發現,症狀的嚴重度是男性求助的關鍵,而長期憂鬱者常因低估症狀的嚴重性,而影響其尋求協助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