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徐慶雲
-
活動假牙只能吃軟爛食物 斷層掃描搭微創植牙樂享美食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381徐慶雲醫師提到,植牙前都必須先由牙醫師檢查評估口腔及齒槽骨健康狀況、有無其他慢性疾病或服用藥物,確認健康條件充足才能採用此法進行手術,待3到4個月後,人工牙根穩定、傷口癒合,再進行第2階段療程,為病患裝上接頭和假牙,每次僅針對一側進行治療,以確保患者還有另一側牙齒能正常進食。 -
男大生騎單車滑倒撞斷門牙 即拔即種植牙不讓缺牙漏風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826徐慶雲醫師指出,通常人工植牙的程序是在斷牙拔掉1至2個月傷口癒合後,再將牙根植入,最後套上客製化牙冠,若有補骨的需求會需要耗時更長,而該名大學生跌斷的是門牙,其齒槽骨穩固,且沒有牙周病或其他慢性疾病,加上前牙區的牙根只有1根,傷口不會太大,符合採用「即拔即種」人工植牙的條件。 -
口臭、火氣大恐牙周病發出警訊 無痛雷射解除牙周危機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432根據國健署調查顯示,台灣18歲以上的人口,超過9成罹患輕重程度不一的牙周病。徐慶雲醫師表示,初期牙周病透過定期洗牙即可清除牙菌斑和牙結石、配合個人口腔清潔確實,即可控制。 -
牙周病患感染新冠重症率將近9倍 牙齒鬆動恐為時已晚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717牙醫師徐慶雲指出,牙周狀況往往會隨著免疫力而變化,當人體抵抗力較好時,口腔中的好菌也較多,壞菌就不易滋生;反之,當免疫力下降時,口中壞菌較多,牙菌斑會侵襲牙齒,也會引起牙齦發炎出血。而慢性病患的牙周狀況通常也比較不好,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其牙齦對抗細菌的能力較差,罹患牙周病的機率較高,因此慢性病患更應定期檢查口腔,才能維持牙齒健康。 -
植牙醫糾層出不窮如何自保? 慎選牙醫師「植」得安心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411牙醫師徐慶雲提醒,雖然植牙技術已進步許多,但人工植牙仍屬於高難度的技術,無論是術後植體過沒多久就產生鬆動,或是不慎造成鼻竇穿孔、神經損傷等後遺症,都可顯示植牙前選擇擁有專業技術和經驗豐富的醫師,是保障植牙成功率的關鍵因素,醫師必須不斷進修增進技術,才能確保手術的安全性與日後長久使用的壽命。 -
門牙縫大疫情期間戴口罩遮掩? 牙醫師:拖愈久代價高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294收治這名輕熟女的牙醫師徐慶雲表示,患者原本牙齒排列還算整齊,但1、2年過去後,發現自己的門牙牙縫越來越大,原以為是牙周病導致,但經由牙醫師診斷後,發現造成牙縫變大的主因,竟然是後牙的缺牙問題。進一步了解,患者先前有1個小臼齒缺牙,但害怕植牙手術會很痛,又不想磨掉前後2顆正常牙齒做牙橋,因此一直拖延缺牙問題,沒想到此舉造成前排牙齒如骨牌效應般,一直往後倒,導致門牙縫日漸變大。 -
缺牙恐釀健康破口 選擇植牙有眉角牙醫師1次說清楚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707牙醫師徐慶雲表示,看牙醫對許多人而言是一大夢魘,光是躺在看診檯上,就有一股恐懼感油然而生,因此許多患者往往拖到牙痛齒搖,才肯硬著頭皮來看牙,多半為時已晚,甚至須整顆牙拔除治療。 -
父親節大餐美食當前 老爸無「牙」消受徒傷悲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155牙醫師徐慶雲表示,每年從母親節一直到父親節前後,常會有子女帶著父母來門診看牙,其實也是孝親的方式之一。由於許多長輩平時沒有做好牙齒清潔,日積月累形成牙周病,或者有蛀牙卻因害怕看牙醫而拖延,最後導致缺牙,這些情況都是造成老人家牙口不好的主因。長輩一旦有缺牙,咀嚼就會出現問題,因此變得不愛進食、沒食慾,進而營養不均衡,如此惡性循環,就會影響長輩健康,因此顧好父母的牙齒,也等於照顧父母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