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郭子文/新北報導】1名愛美的熟女,因長期後牙缺牙,吃東西只剩門牙,根本無法好好咀嚼食物,導致腸胃吸收不佳、營養又不良,決定看醫生改善缺牙的問題。經醫師建議植牙,前後花了1年時間補骨、植牙,日前終於恢復可正常進食,腸胃道問題改善之外,意外的發現臉頰變得豐潤,整個人看起來也年輕了10歲,成果令她相當滿意,並開心的表示,植牙後終於能夠好好吃飯,臉頰也變得豐潤,就像打了玻尿酸一樣。
蛀牙嚴重喪失咀嚼功能 植牙後終於能好好吃飯
收治個案的冠雅牙醫診所院長徐慶雲醫師指出,該名患者前來求診時,除了上下兩側的犬齒還保留之外,後牙區的牙齒幾乎通通蛀光,診斷發現除了門牙還能咬斷食物外,後牙區完全喪失功用,因此無法將食物充分咀嚼,才會導致消化不良無法吸收養分,整個臉頰消瘦,因此醫師建議她後區牙齒進行植牙,才能改善腸胃問題。
徐慶雲醫師表示,經過詳細的全口3D電腦斷層掃描檢查,評估患者適合植牙的部位,由於患者長期缺牙,必須先進行鼻竇增高術;由於兩側缺牙顆數較多,需要分次拔牙、補骨,並等待傷口癒合進行植牙、裝上牙冠,整個過程總共花了1年的時間。
植牙無年齡限制 齒槽骨的條件才是重要關鍵
「成功的植牙,術前評估最為重要。」徐慶雲醫師強調,成年人植牙並沒有年齡限制,植牙適合與否取決於病人本身齒槽骨的條件,術前務必進行詳細的全口電腦斷層掃描,評估植牙部位的齒槽骨厚度、寬度是否足夠。
徐慶雲醫師分享,曾有1對高齡80歲的爺爺、奶奶同時來植牙,爺爺的齒槽骨條件較佳,短短3個月就完成植牙;反觀之下,奶奶的牙周病很嚴重,齒槽骨條件較差,需要多次補骨,植牙過程花了將近2年。
如果病患本身患有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也都可能影響植牙的成功率。徐慶雲醫師說明,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植牙傷口癒合不易,而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因服藥因素,而發生血流不止的狀況;或是更年期、年長者,有使用骨鬆藥物治療,都建議先停藥至少6個月。
徐慶雲醫師提醒,植牙並非萬靈丹,雖然不會蛀牙,但仍有牙周病的風險,保持口腔衛生習慣相當重要,進食後務必做好牙齒清潔,且日常飲食盡量避開過硬的骨頭、海鮮硬殼。
植牙選擇口碑好的醫師 才能避免走冤枉路
徐慶雲醫師建議,植牙前可先上網搜尋口碑好的醫師或請親友推薦,選擇具有植牙專科認證及植牙經驗豐富的醫師,另外,也可以詢問診所是否具有先進的診斷及治療設備,如:全口3D電腦斷層掃描、雷射止血儀器等,提升植牙的安全性。
新冠肺炎疫情再起,不少民眾擔心染疫而不敢看牙。徐慶雲醫師坦言,醫師其實更害怕染疫而停診,目前看診都會穿上防護衣、戴上口罩及面罩,每位病人治療完成後,使用酒精及紫外線燈徹底消毒,保障民眾就醫安全。
更多NOW健康報導
▸確診能吃什麼?名醫建議8種食物 備妥3種舒緩不適藥物
▸趙小僑懷胎30週喜訊!三代試管普拉斯 免疫不孕新希望
延伸閱讀
-
平平都是All on 4植牙為何價格差很大? 牙醫師揭真相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348近年來,All on 4全口重建成為多數患者快速植牙的優先選擇,但坊間All on 4價位不一,有些甚至差距頗大,民眾在選擇植牙療程時,又該注意什麼呢?
-
打破傳統植牙迷思! 專家解析植牙新趨勢造福缺牙患者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564高永昇醫師說明,立即植牙則是在拔牙及清除發炎組織後,即刻植入人工牙根,並且裝上臨時假牙,上述方式的傷口都比傳統人工植牙更小,大幅縮短植牙的療程時間,有效降低疼痛感。 -
低價植牙可能面臨重建難題 健康與荷包損失恐加倍奉還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464市面上植牙價格不一,急著植牙卻沒做好功課,恐讓自己「健康與荷包兩頭空」。年過50歲的王先生,遇到這個情形,當時心急的他只以價格為考量,選擇了打著低價植牙廣告的醫師做治療,沒想到植牙後不到2年就開始狀況頻頻,不僅牙齦腫脹、潰爛,還出現植體鬆脫的現象,讓王先生只得另尋其他牙醫師自費重建。
-
活動假牙只能吃軟爛食物 斷層掃描搭微創植牙樂享美食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461徐慶雲醫師提到,植牙前都必須先由牙醫師檢查評估口腔及齒槽骨健康狀況、有無其他慢性疾病或服用藥物,確認健康條件充足才能採用此法進行手術,待3到4個月後,人工牙根穩定、傷口癒合,再進行第2階段療程,為病患裝上接頭和假牙,每次僅針對一側進行治療,以確保患者還有另一側牙齒能正常進食。 -
植牙補骨攸關成敗! 纖維蛋白補骨技術療程時間可減半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824碧礽牙醫診所蔡杰倫醫師指出,通常植牙療程的失敗機率不高,不過一旦植牙前的清創手術沒做好,若殘留些微腐敗組織,這時進行補骨也會使得齒槽骨難以穩定生長,最後導致植牙失敗,因此找尋植牙經驗豐富的牙醫師相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