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臭、火氣大恐牙周病發出警訊 無痛雷射解除牙周危機

4390
楊芷晴 報導
口臭、火氣大恐牙周病發出警訊 無痛雷射解除牙周危機
▲徐慶雲醫師提醒,一旦發現牙齦紅腫、刷牙流血、加上有口臭等牙周病警訊,應尋求牙醫師診治,及早治療,才有助牙周病及早獲得控制。(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新冠病毒不斷變種,全球追打疫苗的同時,自身免疫力提升才是對抗病毒最強後盾。多項醫學研究發現,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內細菌會逐漸增加,可能隨血液竄流全身而危害健康,或是遇有慢性疾病、生活壓力大、作息不正常、身體免疫力降低時,牙周病感染範圍也會擴大。專業牙醫師提醒,牙周病對健康的影響不限於牙齒,而是與全身性系統疾病如心臟病、糖尿病、呼吸道感染等高度相關,防疫期間除了打疫苗、戴口罩,若有牙周病症狀更應積極就醫,以降低罹病風險。


牙周病屬慢性細菌感染口腔疾病 疼痛感不明顯


牙醫師徐慶雲指出,牙周病屬於慢性細菌感染的口腔疾病,疼痛感不明顯,初期容易被忽視。臨床上,將牙周病分為5大階段:


▸第1階段/牙齦紅腫:牙菌斑堆積導致牙齦發炎、紅腫,不會疼痛。


▸第2階段/牙齦剝離形成囊袋:牙菌斑持續孳生,致使牙齦逐漸與牙齒剝離,造成牙周縫隙變深。


▸第3階段/牙周囊袋化膿、齒槽骨流失:牙菌斑持續往牙根處侵蝕,造成牙齦連結面大幅下滑,牙床骨流失,牙周囊袋化膿並導致口臭。


▸第4階段/牙根大幅暴露、牙齒動搖:支持牙齒的原始齒槽骨已流失一半,牙齒逐漸動搖,骨質流失加速牙齦萎縮,牙齒裸露更多。


▸第5階段/牙根周遭組織毀損:此時牙齒遭受破壞過大,沒有足夠骨頭支撐,牙齒搖晃,隨時可能掉落。


牙周囊袋超過6mm以上 恐難逃掉牙命運


根據國健署調查顯示,台灣18歲以上的人口,超過9成罹患輕重程度不一的牙周病。徐慶雲醫師表示,初期牙周病透過定期洗牙即可清除牙菌斑和牙結石、配合個人口腔清潔確實,即可控制。


當牙周病進入第2、3期,牙菌斑堆積導致牙周囊袋變深4mm至6mm,就連刷牙和洗牙機也難清除,必須積極就醫接受牙周治療,才能改善及控制牙周病的進展。


徐慶雲醫師提醒,若牙床骨流失嚴重,此時介入牙周治療只能改善腫痛化膿、延緩牙周惡化速度,牙周囊袋超過6mm以上,牙齒容易鬆動,最終恐難逃脫落或拔牙命運。


全口牙周治療 將口腔分4個象限分次治療


徐慶雲醫師說明,全口牙周治療會將口腔分為4個象限,前後進行4次治療,隨著醫材科技進步,脈衝式的雷射能量能直接針對深層牙肉徹底除菌,同時刺激牙周組織膠原蛋白增生,目標是讓牙周囊袋逐漸變淺,好讓牙刷或洗牙能容易清除孳生的牙菌斑。雷射治療過程不須翻開牙肉組織,好處是出血少、復原快,大幅降低術後腫痛感。


徐慶雲醫師補充提到,傳統牙周治療方式是採開刀方式將牙肉翻開,利用器械刮除附著牙根上深層的結石、牙菌斑等壞死組織後再進行縫合,由於術後疼痛感明顯、復原期較長,因此常令患者後續治療意願降低。


你以為的肝火旺、火氣大 可能是牙周病惹禍


很多人對於初期牙周病往往沒有警覺性,以為是肝火旺、火氣大造成,當牙周囊袋逐漸往牙根變深,加上口腔環境互通,僅憑個人刷牙已無法徹底清除牙菌斑,須經牙周治療才能改善,徐慶雲醫師建議害怕看牙的患者可多方諮詢比較,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針對罹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等,牙周雷射治療能降低傷口癒合不佳或出血較多的風險。


徐慶雲醫師直言,預防「牙周土石流」,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正確潔牙、定期檢查,採用貝氏刷牙法,以45度角每2顆來回刷10至15次清潔牙齦和齒面,搭配牙線、牙間刷,或沖牙機輔助,牙周病患每3個月回診1次,待牙周穩定後半年回診1次即可。一旦發現牙齦紅腫、刷牙流血、加上有口臭等牙周病警訊,應尋求牙醫師診治,及早治療,才有助牙周病及早獲得控制。


更多NOW健康報導
▸不只洋甘菊茶可以放鬆身心 這7種藥草也可以緩解壓力
▸眼睛乾澀、疲勞乾眼症上身 脈衝光雷射救乾眼缺油危機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

相關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