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尿道
-
男嬰泌尿道感染住院!母親悔未及時換尿布 醫解析病因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5433個月大的男嬰「碩碩」因發燒38.3度,家人緊急將他送至急診,確診為泌尿道感染,醫師建議住院治療。但男嬰母親認為,孩子輕微發燒,只需回家觀察,不料隔天,因高燒至39.6度再度就醫,院方立即安排住院。兒科醫師提醒,泌尿道感染,為新生兒發燒的主因,家長千萬不可等閒視之,如未及時治療,嚴重恐引發敗血症,甚至休克。 -
5大癌症早期無症狀發現已晚! 定期篩檢及早揪出病灶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3731統計顯示,2022年全國共有5萬1927人死於癌症,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影像醫學部放射科主任沈彥君指出,如果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癌友平均存活率仍算高,但肺癌、肝癌、攝護腺癌、胰臟癌及卵巢癌在早期幾乎沒有症狀,確診時令人措手不及,民眾應提高警覺,定期接受癌症篩檢。 -
老母親因尿毒症洗腎確診多囊腎 遺傳給兒子40歲就發病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18312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高治圻說,多囊腎是一種自體顯性遺傳性疾病,其形成與遺傳密切相關,若父母帶有多囊腎基因,會有一半的機率遺傳給孩子,當孩子帶有這個基因時,則有極高機率多囊腎發病。因此,只要有多囊腎家族史,包括父母、兄弟姊妹,甚至是叔叔伯伯們有多囊腎,就屬於高危險群,建議定期做檢查。 -
益生菌要交換吃?補充正確保健效果增 專家授挑選方法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090調整腸胃、幫助睡眠、改善過敏、降低泌尿道感染,益生菌保健功效愈來愈多,但市售相關產品種類複雜,該如何挑選?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張文靜建議,應該缺什麼、補什麼,例如,容易便秘者就可以多多攝取整腸的益生菌種。但如果連續服用1、2個月,不見效果,就先暫停使用,可就醫檢查,找出真正原因,對症下藥。 -
多吃蔓越莓真能預防泌尿道感染? 最新研究告訴你真相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364刊載於《Cochrane Reviews》(考科藍文獻回顧)的1項研究指出,喝蔓越莓或其他相關產品,能有效降低尿道感染,以及出現頻尿等不適症狀的風險。而2022年發表的1項研究則顯示,在1990年至2019年間,全球有超過4.046億人有尿路感染方面的困擾,世界各國與尿路感染相關的死亡統計數據更是超過了236,000人。 -
夏天吃西瓜要注意!中醫公開西瓜功效 這類人不宜多吃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4509陳潮宗中醫師表示,西瓜的果實性味甘、寒、無毒,具有有清暑、瀉火、泄熱、收澀汗液等作用,夏季食用,清涼解渴,效果類似中醫名藥「白虎湯」,所以被比喻為「天然的白虎湯」。但因西瓜過於甘寒,如果脾胃較虛弱,一下子吃太多,就容易引起腹瀉。 -
停經婦女易骨鬆? 專家示警:有「駝矮痛」症狀別輕忽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38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即將到來,千萬別讓沉默的殺手「骨質疏鬆症」扼殺媽媽的美麗!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黃兆山表示,多數人在發生骨折前並不知道自身已罹患骨鬆,建議50歲以上停經婦女等高風險族群,或有「駝矮痛」症狀時,一定要透過專業的DXA骨密度檢測掌握骨骼健康,若出現骨密度過低的情況,應立即與醫師討論後續治療與照護計畫,絕不可輕忽。 -
女性更年期漏尿別怕! 醫揭尿失禁常見治療與改善方法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418尿失禁是常見的排尿障礙之一,學界將之名為「下泌尿道症狀」,是婦女常見的生理問題。趙梓辰醫師說明:「女性尿道大概長約3~4公分,由骨盆底肌肉與尿道括約肌支撐,女性的雌激素接受器會分布在尿道以及陰道黏膜而,女性在更年期後女性荷爾蒙會減少,導致尿道黏膜萎縮、阻力下降,再加上膀胱頸與尿道括約肌閉鎖不全,就容易造成應力性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