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季節交替
-
秋燥皮膚問題尤以濕疹、汗皰疹易復發 中醫治療重養護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8536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醫師表示「肺主皮毛」,指的是皮膚汗毛,台灣氣候較為潮濕,加上夏季寒涼食物吃的多,體內五臟六腑運行遭受阻礙,秋冬季節轉換時,體內代謝就會不平衡,原本應從正常管道排泄的濕氣和垃圾,改由皮膚路徑排出,進而導致皮膚發癢、紅腫等濕疹皮膚疾病。 -
帶狀疱疹初期不明顯! 醫:應當心皮蛇帶來嚴重併發症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93093、4月間忽冷忽熱,劇烈溫差不只容易感冒,更要小心免疫力開天窗,「帶狀疱疹」風險增加。張益豪耳鼻喉專科診所院長張益豪受訪表示,當季節交替或節晝夜溫差大,保暖未作好易影響抵抗力,除了外界病菌入侵增加,潛伏體內的帶狀疱疹也可能伺機發作。 -
諾羅病毒盛行!兒科門診腹瀉個案增 醫曝居家照護指引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91氣溫忽冷忽熱,最近全國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高居不下,台大醫院感染科教授黃立民提醒,最近小兒門診中腹瀉個案明顯增加,大都為感染諾羅病毒,通常是一人先拉,之後全家拉,家長務必提高警覺,家中備妥止瀉劑、電解質水。 -
髮際線變高、頭髮易斷裂? 網議5大「禿頭前兆」1次看
醫美減重 / 護髮生髮植髮2584俗話說「羅馬並非1天造成的」,而禿頭其實也是有跡可循的,事實上,禿頭前兆可能會以頭髮變得細薄、髮線變高與頭皮油膩等多種方式表現出來。因此,時常留心自己的頭髮健康是非常重要的。《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過去1年內「禿頭前兆」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5大禿頭前兆有哪些。 -
驚蟄過敏性結膜炎盛行 中醫調體質遠離過敏原趨吉避凶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188中醫師涂育維表示,驚蟄節氣是過敏性結膜炎的旺季,民眾常常莫名鼻子癢、眼睛腫,嚴重者還會有流淚、畏光、灼熱、異物感等症狀。而中醫在治療上,會以祛風清熱除濕來緩解症狀,加上調理腸胃免疫功能,來根治改善患者的過敏體質。 -
「雨水」到過敏就來!想改善症狀 中醫:從調養脾胃起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0572月19日是今年的第2個節氣「雨水」,雨水顧名思義,即「雨下不停」的意思。這個季節,你是否也早晚打噴嚏、皮膚發癢呢?主要因氣溫變化大、溼氣重,許多人會開始有過敏性鼻炎的症狀,中醫師賴睿昕提醒,民眾想要改善症狀,飲食上要盡量避免生冷水果、冰品、寒涼性飲料,且作息上要減少熬夜,平時多運動以增加免疫力。 -
頭痛可不一定都因壓力大! 網議6大「頭痛原因」1次看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390很多人認為頭痛只是小病,吃顆止痛藥就行,輕忽了引發頭痛的背後原因。根據陽明交通大學及台北榮總組成的醫療團隊研究,台灣約有200萬人飽受頭痛所苦。作為現代文明病,誘發頭痛的原因可能依據不同位置、特徵與時間而不盡相同,患有頭痛者輕則疲倦不適,重則影響生活作息,甚至導致疾病的發生,長期頻繁的頭痛更會對身心靈帶來傷害。《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頭痛原因」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6大頭痛原因。 -
耳鳴嗡嗡叫別不理會! 醫示警:恐因焦慮引發精神疾病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265近期季節交替,日夜溫差變化大,民眾除了要防範流感病毒,部分民眾還可能會因為耳朵暴露在冷空氣中過久,以致耳朵血液流動緩慢,引發耳鳴的症狀。資深耳鼻喉科權威醫師李宏信表示,耳鳴指的是內耳自發性地產生聲音,而造成耳鳴的原因至少有數10種,除了天冷可能誘發耳鳴以外,聽力減退、病毒感染、藥物中毒、外傷、噪音及鞭炮音響傷害,過勞焦慮及精神壓力等,都可能是造成耳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