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疱疹初期不明顯! 醫:應當心皮蛇帶來嚴重併發症

8736
編輯部 整理
帶狀疱疹初期不明顯! 醫:應當心皮蛇帶來嚴重併發症
▲帶狀疱疹容易在季節變化時爆發,若為中高齡、經常熬夜者,須特別留意自身是否有出現大片紅疹或小水泡等症狀,如有請盡快就醫,並考慮施打帶狀皰疹疫苗。(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3、4月間忽冷忽熱,劇烈溫差不只容易感冒,更要小心免疫力開天窗,「帶狀疱疹」風險增加。張益豪耳鼻喉專科診所院長張益豪受訪表示,當季節交替或節晝夜溫差大,保暖未作好易影響抵抗力,除了外界病菌入侵增加,潛伏體內的帶狀疱疹也可能伺機發作。


春天溫差大當心免疫力開天窗 醫:注意帶狀疱疹爆發


張益豪醫師表示,一年四季都可能是帶狀疱疹的發作時間,不過,觀察民眾就診現象,季節變化時免疫力下降,若再加上確診新冠病毒,更升高了帶狀疱疹的發作風險。就醫師的看診經驗來說,近3年新冠疫情大流行,帶狀疱疹就診比例更高於往年,考量到帶狀疱疹多在免疫力下降時發作,高風險族群應及早主動預防。


▲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感染造成的水疱性皮疹,被稱為帶狀泡疹,此種疾病特別容易發生在85歲以上老年族群,需要特別留意。(圖/潮健康提供)


胸痛、耳朵痛是帶狀疱疹發作? 併發症恐致「面目全非」


張益豪醫師指出,帶狀疱疹又稱為「皮蛇」,是水痘帶狀疱疹病毒造成的水疱性皮疹,人體初次感染時稱為「水痘」,痊癒後病毒仍會蟄伏在神經節,隨著年齡增長、發生其他疾病而免疫力下降時再次發作。統計顯示,國人一生中得到帶狀疱疹的機率是32.2%,85歲以上族群更高達1/2會發生帶狀疱疹1。切勿以為只要健康、無症狀,就表示終身免於帶狀疱疹威脅。


帶狀疱疹初期症狀不明顯,不少患者是皮膚長出群聚性小紅疹、小水泡後才就醫。張益豪醫師表示,疫情初期曾收治一名50多歲患者,就醫時右胸已有整片紅疹、破皮,雖然緊急給予抗病毒藥、止痛藥,但後續患者出國未追蹤,直到1年後回診仍持續疼痛,吃強效止痛藥也無法緩解。進一步開立神經鎮定劑才趨於穩定,也鼓勵他維持良好生活作息、多運動。在病情穩定、症狀緩和一段時間後,也可考慮施打帶狀疱疹疫苗,預防未來再次發作。


張益豪醫師說明,帶狀疱疹除了引發急性疼痛及慢性疹後神經痛,病毒如果侵犯顏面部位,更可能發生嚴重併發症。1名30多歲中科員工因耳朵劇痛送急診,赫然發現耳朵內耳道、耳膜長滿水泡,醫學上稱為「雷氏症候群」(Ramsay hunt syndrome)。由於病毒侵犯顏面神經及多條顱神經,導致患者無法抬眉、嘟嘴,最終演變為不可恢復的顏面神經麻痺,並有將近20%的聽力永久受損,嚴重情況宛如面目全非。


▲帶狀疱疹有如體內未爆彈,如為高風險族群建議及早施打疫苗。(圖/潮健康提供)


帶狀疱疹有如體內「未爆彈」! 風險族群應注意 張益豪醫師指出,帶狀疱疹的治療首要是降低抗病毒量,可給予口服或外用抗病毒藥物,也會開立消炎止痛藥及針對紅疹、水泡的藥膏。當治療無效或神經疼痛持續,會考慮給予神經穩定劑。由於水痘病毒潛伏在體內宛如「未爆彈」,一旦帶狀疱疹發作恐嚴重影響健康及生活,風險族群可考慮施打疫苗以降低發作風險。


年齡是帶狀疱疹的主要風險因子之1,研究顯示50歲以上發生帶狀疱疹的風險明顯增加2 。張益豪醫師表示,只要年滿50歲,建議以維持良好生活作息、均衡飲食、規律運動進行預防,也可與醫師評估是否有接種帶狀疱疹疫苗的需要,未滿50歲者如有慢性病如糖尿病、氣喘、COPD、腫瘤病史,也有較高的帶狀疱疹風險。此外,生活作息不正常、經常熬夜及近年曾發生帶狀疱疹者,即便未滿50歲,都建議與醫師討論適合的帶狀疱疹預防方法。


▲預防帶狀疱疹應做到上述的3件事。(圖/潮健康提供)


換季時如何維持免疫力? 醫師:預防帶狀疱疹愈早愈好


張益豪醫師提醒,換季時氣溫變化劇烈,50歲以上或有慢性病族群,平時應作好保暖功夫,穿著合適衣物,維持適當運動。有助於免疫力的營養素如維生素B群、維生素C、鋅離子皆可適當補充。也可向醫師諮詢預防帶狀疱疹的資訊,包含接種疫苗,增加身體對帶狀疱疹病毒的抵抗力。


張益豪醫師強調,人體無法維持終身不生病的健康狀態,下1場如同新冠病毒的大流行病何時到來亦未可知。因此,預防帶狀疱疹的準備愈早開始愈好,帶狀疱疹疫苗不僅能夠降低發作機率,更重要的是預防疹後疼痛。已發生帶狀疱疹者,長期仍有復發風險,在帶狀疱疹急性期結束足夠久後,也可以考慮施打疫苗。呼籲高危險族群應注意帶狀疱疹風險並積極預防。(文章授權提供/潮健康)


更多NOW健康報導
▸室內植物挑選攻略! 專家曝4種有益淨化室內空氣植物
▸【全台護心大串聯】心絞痛、高血壓、高血脂講座報名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