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失智症協會
-
長期服用血壓藥易失智? 控制三高才是正解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982近期有報導指出,部分抗膽鹼物質藥物(如抗血壓藥)與失智症有關。對此,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兼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暨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王培寧說明,衛福部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完成的台灣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表明,高血壓患者長期服藥與提高健忘症、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並無正相關,民眾切勿驚慌。 -
失智該看哪一科? 近7成民眾怕得病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067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全球有4750萬人飽受失智之苦,每年更以770萬人的驚人速度增加。2014年6月美國失智症協會針對12個國家約6000名民眾調查發現,民眾最害怕的疾病失智症高居第二位(23%),僅次於癌症。在英國、加拿大和日本,約有三成民眾害怕另一半罹患失智症。 -
台灣長壽人口增多 我們的長照未來在哪裡?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826由衛福部發佈的 103 年衛生福利年報得知,我國人民的平均餘命(壽命)自10年前女性突破80歲後,仍一路節節上升,國人平均餘命剛好達到80歲。然而,當我們詢問周遭長輩,甚至我們自己希望的歲數時,卻不一定會聽到80歲以上的答案,原因很簡單,我們擔心健康問題。 -
北市失智症關懷服務 逾300戶家庭受惠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079失智家人照顧難,失智症關懷服務助一臂之力。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執行「失智症個案管理關懷服務計畫」,以電話關懷及家庭訪視方式,將服務資源帶進家中,計畫從今年6月迄今,已有300多個家庭受惠。 -
手機放冰箱? 別輕忽失智徵兆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41「失智不是老化必然現象,早期診斷治療,延緩惡化」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健康管理處林夢蕙處長表示,失智症是一種疾病,並非正常老化,千萬別忽略了及時就醫的重要性。失智症目前還沒有藥物可以治癒,因此預防失智症的發生為首要目標。 -
罹患失智症 婦人拿手菜大走味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189「失智症不像其他精神障礙容易辨識」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邱銘章表示,早期失智者外觀與一般人無異,但在記憶力、方向感、語言、個性及行為等方面出現改變,例如重複說同一件事,重複買相同東西,東西擺放錯亂(如把麵包放在鞋櫃裡),以及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如拿手菜走味)等,這都是一般失智症病人初期常見的情況。 -
戒菸、控制三高、多念書 預防失智三妙招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2166國際失智症協會公布2014年全球失智症報告,呼籲全球各國,應將失智症與非傳染性疾病一起納入公共衛生計畫中。英國失智症專家Martin Prince教授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罹患失智症的機會提高5成;肥胖及缺乏身體活動是高血壓、糖尿病的重要的危險因子,因此維持健康體重及增加身體活動量也可降低失智風險。 -
趨吉避凶 遠離失智危險因子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2022為喚起民眾重視失智症問題,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與台灣失智症協會計畫於103年9月20日(六)下午2時至5時,在松山文創園區4號倉庫舉辦2014國際失智症月「憶起幸福,從YOUNG開始,珍愛記憶嘉年華」活動,希望增進市民認識失智症,主動關心家中長者,預防失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