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失智症協會建議民眾,多動腦、運動、維持體重、避免三高,可延緩罹患失智症的發生。
你曾經把手機忘在冰箱裡嗎?小心!這可是失智症常見的症狀。台灣失智症協會指出,失智症多有跡可循,但不同類型的失智症,徵兆略有不同,應該立即尋求專業神經內科或精神科醫師進行完整的檢查診斷,並確定治療方向。
「失智不是老化必然現象,早期診斷治療,延緩惡化」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健康管理處林夢蕙處長表示,失智症是一種疾病,並非正常老化,千萬別忽略了及時就醫的重要性。失智症目前還沒有藥物可以治癒,因此預防失智症的發生為首要目標。
以阿茲海默症為例,常見徵兆為將手機放在冰箱裡、重複發問、重複購物,甚至重複服藥,搞不清楚年月、白天或晚上,不知道自己身在哪裡,或如何來到這裡,甚至會在自家周圍迷路而找不到回家的路。
「目前已有許多預防或延緩失智症的方法。」林夢蕙則提出預防失智有「趨吉」、「避凶」兩大方法。「趨吉」為增加大腦保護因子:多動腦、多運動、多社會互動、採地中海型飲食、維持健康體重;「避凶」則為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包括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頭部外傷、抽菸及憂鬱等。
台灣失智症協會建議民眾,不妨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以增強腦細胞間有效的神經鍵結。每週規律地從事2次以上的運動,多攝取蔬果、豆類、堅果、未精製穀類、橄欖油、魚類,飲酒勿過量。偶爾參加同學會、社團活動,皆有助增加大腦的血液灌流量,延緩失智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