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外科部
-
21歲越籍男子罹罕病雙側氣胸 「邊緣性肺臟」移植重生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2485年僅21歲的越南籍男性確認罹患罕見疾病「蘭格罕細胞組織球增生症」引發雙側氣胸,肺臟遭受破壞,肺部有巨大的空洞,必須肺臟移植。他在林口長庚醫院接受肺臟移植,接受雙肺移植手術,承接捐贈者大愛,重獲健康;現在呼吸順暢,走路不會喘,還能慢跑。
-
肚子痛別再忍了! 全台每百人就有5人深受胃潰瘍之苦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700新竹台大分院外科部林聖傑醫師表示,在台灣消化性潰瘍的盛行率約 10%,其中胃潰瘍就佔了一半,也就是說每100個人就有5個人受胃潰瘍所苦! -
管腔型乳癌治療副作用大 健保擴大口服標靶藥物可給付
癌症新知 / 乳癌6235乳癌已邁入個人化醫療的時代,當患者前來就診時,醫師會進行病理切片,依照乳癌細胞的生物特性,包含荷爾蒙受體與HER2受體表現情況判斷為陽性或陰性,並於確立乳癌的型別後,更進一步決定治療方針。黃俊升教授指出,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受體陰性的「管腔型乳癌」約占診斷的6至7成,屬於侵襲性較低的型別,普遍預後不會太差。 -
台大建院126週年 院慶研討會邀請8位專家談尖端醫療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165今(110)年適逢台大醫院建院126週年,今(11)日上午於台大醫學院501講堂,邀請到國內腦神經、癌症研究、機器人心臟手術、遺傳性疾病基因治療等領域的8位權威專家舉辦「尖端醫療之現況與展望」院慶研討會,並由台大醫院吳明賢院長開場致詞,展開8大尖端醫療專題院慶研討會。 -
老年人腳痛腳麻不是退化 恐是周邊動脈阻塞嚴重將截肢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526周邊動脈阻塞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on disease, PAOD),是全身動脈粥狀硬化的一種過程及表現,在台盛行率高達 15.6%至32%。台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陳沂名指出,周邊動脈阻塞與許多心血管疾病相同,都是由不良的生活習慣或三高慢性病所引發的血管病變,好發於50至60歲民眾身上。 -
牢記抗癌3招 慎防惡性度高且容易轉移的極年輕型乳癌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4411因年輕型乳癌普遍具有腫瘤較大、惡性度高、易轉移等特性,因此醫界擔憂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年輕型乳癌更容易無法早期發現、錯失早期黃金治療期! -
自撞多處骨折一度停止心跳 跨科共治鬼門關前撿回一命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359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鍾侑庭表示,林先生到院時因意識不清、瀕臨呼吸衰竭,立即啟動外傷小組,雖經緊急插管,血壓仍不穩定,身體檢查亦發現顴骨疑似骨折且左下肢有明顯開放性傷口及變形,X光檢查也顯示左側第3至9肋骨骨折,懷疑出血性休克合併張力性氣胸(心臟已有壓迫移位現象)。 -
老翁暴瘦剩40公斤皮膚變黃 90高齡胰臟癌手術獲重生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3200余主任表示,胰臟癌是從胰臟細胞生長出來的惡性腫瘤,五年存活率低於5%,是各種癌症中預後最差、最兇險的癌症。他說,「胰臟發生早期病變時,症狀不是很明顯,而且由於胰臟位在後腹腔,時常會被忽略,更不容易透過一般檢查早期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