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國外研究
-
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快治療! 研究發現猝死機率越老越高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494你曾因為枕邊人打呼,吵得讓你睡不著的經驗嗎?其實更應該擔心他是否罹患了睡眠呼吸中止症,最近有研究發現,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的猝死機率增加1倍,研究刊登在《BMJ Open Respiratory Research》(英國醫學期刊)。 -
即使老化不可逆 但透過6種方式是可以幫助你延長壽命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939醫學博士研究(MDR)的創辦人暨主任Pat Riley表示,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均衡飲食很重要,但要做到並不容易,由於壓力、汙染、加工食品和忙碌的生活,讓我們難以保持健康。Pat Riley的客戶包括傳奇歌手Pat Boone,他工作到80多歲且仍然在打網球,他建議多吃水果和蔬菜,以增強免疫力、減少發炎,並抵禦自由基傷害。而花椰菜就是1種非常有益健康的蔬菜,有助於預防某些癌症。另外,每周至少攝取1次富含脂肪的魚,omega-3脂肪酸可保護心血管系統的健康。 -
「四寶媽」白家綺擔任「母乳哺育」大使 讚老公神隊長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98白家綺說,自己就是吃母乳長大的,深刻感受「乳汁是愛的傳承」,即便工作再忙,只要有時間,就盡量親餵。 -
錢財不能買到幸福? 但研究指出長壽關鍵不能沒有錢!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262根據《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發表的1項研究顯示,財富可能買不到幸福,但卻可能是長壽的關鍵。從研究的數據顯示,經比較2個40多歲時淨資產相差13萬9千美元的家庭成員後,淨資產較高的人多活24年的可能性高出13%。 -
返回工作崗位不適應? 心理師傳授4招心情不「鬱卒」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913國外研究指出,2020年12月美國疫情嚴重時,約有42%的人出現憂鬱或焦慮症狀,相較疫情前的11%,增加近3倍;而英國出現相關症狀的人,也在疫情爆發後,增加將近1倍。疫情帶給人們的心理壓力可想而知,而今疫情趨緩,台灣逐步放寬防疫準則,上班族取消居家辦公、學生返回校園、餐廳開放內用,但是久居家中後,人潮、應酬邀約與正常上下班的生活都可能造成部分易焦慮民眾的心理壓力。 -
疫情流行期間活動量減少 老年人肌耐力不足跌倒風險高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786今年1月份參與線上調查的2,074名50至80歲的美國成年人中,有超過3分之1的人表示,他們身體活動量減少了許多,有27%的人更表示身體的靈活性、肌力和肌耐力都變差了;還有25%的人指出自己行走能力下降,現在需要使用拐杖、助行器或車輛輔助 -
疫情期間見面次數減少 多打視訊電話有助老人心理健康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434根據研究數據顯示,疫情期間,老年人平均每周花費123分鐘進行面對面交流,低於疫情之前每周282分鐘。在電話和視訊通話上花費的時間增加約25%,從過去113分鐘增加到每周141分鐘。透過電子郵件進行交流的時間,也增加了大約30%,從疫情流行前的44分鐘增加到每周57分鐘。 -
顧好牙齒有益大腦健康 老人每少1顆牙失智風險就提高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419一定要好好清潔牙齒,別再胡亂刷牙了!因為最近有1項新的研究發現,刷牙時使用牙線來清潔牙齒,不僅對牙齒健康有幫助,還可能有益於大腦健康。這項研究結果更指出,牙齒脫落與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增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