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咬合不良
-
老年人從齒美麗重拾自信與尊嚴 銀髮族隱形矯正受青睞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5795楊大為醫師說明,牙齒矯正透過牙套施加力量促使牙齒在齒槽骨中移動。對成年人而言,因牙齒與牙床結構較硬,移動速度會稍慢。若本身有牙周病、牙齦萎縮或牙床骨高度較低者,更不適合過大的矯正力道。此時,隱形矯正的優勢便能顯現,它能溫和控制每一步力量,確保牙齒移動過程更安全穩定。若再搭配矯正加速器OrthoPulse,更能刺激骨質代謝,助牙齒更容易移動,同時減緩疼痛與發炎,避免牙床骨吸收。 -
肩頸痠痛、張嘴時卡卡響 恐是顳顎關節疼痛症候群作祟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3681名張小姐在清明連假結束後,發現自己近日常有肩頸酸痛,張口時耳前會發出「卡、卡」聲響,吃飯和說話時臉頰疼痛異常,上課無法專心,容易失眠、焦慮…等症狀,求診後確認罹患「顳顎關節疼痛症候群」。 -
孩子永久牙門牙萌出見戽斗端倪 及早矯正比拖延「省」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8483宋慧玲指出,不少人認為等孩子過了12歲,恆齒全部長出來後再矯正都還來得及。其實,不論是機能性或骨骼性戽斗,都應把握7至11歲的矯正黃金期,才能及時挽救孩子的戽斗。因此,當孩子7歲長出門牙恆齒時,若仍有戽斗情形,就必須尋求專業醫師治療,此時是第1階段的矯正黃金期,矯正重點在於預防性矯正,調整前牙的反咬情形,使上下顎骨骼平衡發展。 -
孩童齒列凌亂咬合不正 除遺傳因素還有這些後天壞習慣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001一般而言,齒列不整、咬合不正的因素除了先天性遺傳之外,後天的各種壞習慣,例如:2歲後仍吸吮手指或奶嘴、習慣性舔牙齒、咬嘴唇、磨牙、以及因鼻塞過敏慣用口呼吸等,都會影響孩童顎骨發育不良,是造成孩童齒列不整的罪魁禍首。 -
女童戽斗身心受創 牙醫提醒兒童黃金矯正時機不能等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521戽斗主要可分為機能性與骨骼性,機能性戽斗通常是孩童生長時牙齒錯咬、飲食習慣不佳或有舔舌癖、吸手指頭等因素,造成下巴因前牙的誘導向前傾,進而產生咬合不良;至於骨骼性戽斗,則多受到遺傳影響,通常是上下排的前牙無法咬合,或是上下排牙齒僅能淺淺碰觸,透過及早矯正治療介入,改善效果顯著。 -
咬合、矯正同步考量 齒列整齊幫助植牙順利進行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5930林克承醫師指出,這幾年植牙概念提升不少,牙醫界日益重視以咬合為基礎的協同治療,原因在於牙齒問題有其時間性,年輕時因蛀牙做了根管治療或裝假牙,等年紀稍長,飽受牙周病之苦,或許植了牙歷經1、20年,甚至更久的牙齒治療,原本還算排列整齊、高度一致的牙齒,逐漸咬合不正,延伸許多問題,包括,臉部歪斜、法令紋深厚、下巴縮短,甚至2側顳顎關節疼痛,引發長期偏頭痛。 -
牙周病結合全口咬合治療 跟顳顎關節痛說拜拜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864牙醫師林克承表示,心臟病患者是牙科治療的高風險群,所以擬定治療計畫時特別與張先生的心臟科醫師溝通可否停藥進行牙周病治療及植牙。在治療技術部分,考量患者須避免出血,於是選擇水雷射治療牙周病,配合手術導引板,不需切開牙齦,甚至無須縫合,大幅降低手術風險。 -
孩子短下巴影響齒顎發育 易併發慢性頭痛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7170小雄天生國字臉、臉型較短,就讀國小後,牙齒排列越來越亂,嘴巴常閉不攏,吃東西時還會咬到牙肉,到兒童牙科門診就醫,確診為下顎較短的「小下巴」,必須盡早矯正,否則日後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提高。媽媽當場驚傻,直說:「不過是下巴短一點,家族很多人都這樣,怎麼會這麼恐怖?」